老年人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标准是什么
老年糖尿病:关注血糖控制,享受生活之韵
随着岁月的流逝,身体逐渐衰老,一些疾病也会悄然而至。老年糖尿病便是其中之一。当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面临这一健康挑战时,意味着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已经开始了退化的过程,且常常伴随着多种疾病的并发,病情复杂多变,治疗难度增加。不同的年龄段,血糖控制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对于老年人来说,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尤为重要。
那么,老年人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是什么呢?老年人的空腹血糖应不超过每升8.0毫摩尔,饭后两小时的血糖则不应超过每升12.0毫摩尔。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老年人需要特别警惕低血糖的发生。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特点,血糖水平可以比青壮年稍高一些。老年人容易发生低血糖且无明显自觉症状,可能出现重度低血糖,甚至导致昏迷。大多数老年人伴有动脉硬化,一次低血糖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由于饮食不规律和肾功能减退等问题,降糖药物在体内的排泄减缓,可能导致迟发性低血糖。
面对老年糖尿病,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一、控制饮食
无论糖尿病的类型如何,控制饮食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2型糖尿病,当空腹血糖超过每升11.1毫摩尔时,单纯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是首选。若经过一个月的调理仍无法达到标准,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降糖药物。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多吃可溶性高纤维的食物,如豆类、绿叶蔬菜以及五谷类食物等。
二、适当运动
科学规律的运动能改善糖耐量,减少药物用量,增强全身适应能力。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年龄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如散步、跳舞、打太极拳或骑行等。
三、合理用药
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可选择磺脲类降糖药物。这类药物对肝脏和肾脏无毒害作用,能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对于存在神经精神障碍和饮食不规律的患者,应在每次饭后30分钟服药,避免服药和进餐时间间隔过长,以防低血糖反应。
温馨提示: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做好自我管理,定期监测血糖和尿糖。营养摄入要适中,避免过度或缺乏,保证生理需求得到满足。要避免摄入容易让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在控制血糖的也要享受生活之韵,保持心情愉悦,健康度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