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高血压的病因及机制介绍

健康知识 2025-03-31 20:06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揭示假高血压的奥秘:深入了解发病机制与应对之道

随着高血压患者的日益增多,许多人可能面临一个误区,那就是忽视高血压也有真假之分。由于医学知识的普及程度有限,许多人在面对高血压时,可能误以为自己患有真正的高血压,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假高血压的神秘面纱,了解其发病机制。

我们所称的血压,是指通过血压计在体外测量得到的数值。测量时,需要在四肢(如上臂的肱动脉)施加压力以阻断血流,然后逐渐放气,同时监测动脉搏动的声音。听起来似乎简单,但其中的学问却不少。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一些老年患者在间接测量时显示为高血压,但直接测量却正常,这种现象被称为假高血压。

假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生理和技术因素就可能影响血压的测量结果。例如,肘部和手腕的收缩压较高,舒张压较低,这种从近端到远端的进行性变化与波反射的强度及时间表有关。血液从大动脉流入小动脉的平均压会降低,而非直接测量的端部血压则明显低于肱动脉和桡动脉。在实际测量中,一些技术细节如传感器的标准直径、相对于心脏的准确位置等也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除了技术因素,假性高血压还可能与生理因素如动脉壁硬化有关。当动脉壁像硬橡胶管一样硬化时,就很难用一般的正常压力来阻断血流。只有施加更高的压力才能压扁管道、阻断血流。假性高血压在老年人群、尿毒症、糖尿病及严重动脉硬化患者中较为多见。

对于假性高血压的诊断,可以通过直接动脉内测压来确诊。或者通过增加气囊内压力使其远超过桡动脉压,此时假性高血压患者由于其动脉管壁的硬化就可以触摸到条索状的桡动脉。虽然假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并不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对于周围动脉很硬、血压也很高的高血压患者,如果未发现明显的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伤的表现,应考虑假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一旦确诊为假性高血压,患者不应急于接受降压治疗。因为假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器官供血不足,舒张压不高,且不耐受降压治疗。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在诊断后,患者应同时治疗动脉硬化和器官供血不足,消除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逆转动脉硬化,保护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

假性高血压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我们不要恐慌,但也不能忽视。通过深入了解发病机制、正确测量血压、及时就医诊断,我们可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区分真假高血压,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上一篇:家长注意让孩子远离强迫症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