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脏有毛病 急性发炎会要命(下)
胰脏健康需警惕:急性胰脏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
近年来,急性胰脏炎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与我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据专家王志堂介绍,急性胰脏炎是胰酵素过早活化,导致胰脏自体消化的一种疾病。经过治疗后,大多数患者能够康复。如果急性胰脏炎反复发作,就可能逐渐转变为慢性胰脏炎。
许多民众可能误以为急性胰脏炎或慢性胰脏炎可能恶化为胰脏癌。王志堂强调,这是一种误解。虽然慢性胰脏炎的一些症状,如腹痛、体重减轻、黄疸等,与胰脏癌相似,甚至在影像检查时可能出现类似肿瘤的病灶,但医师会进行更谨慎的追踪,以明确区分是胰脏发炎还是癌症。
那么,造成胰脏发炎的原因是什么呢?王志堂指出,最常见的原因是胆结石,占比例的30%到60%。在台湾,约有3%到8%的胆结石患者可能引发急性胰脏炎。饮酒过量也是常见的原因之一。尽管酒精是引发胰脏发炎的危险因子,但在实际病例中,真正因为酗酒引发胰脏发炎的患者相对较少。除此之外,三酸甘油酯过高、医疗行为、药物疾病等也可能引发胰脏发炎。
对于胆结石如何引发急性胰脏炎,王志堂解释,只要结石小于0.5公分,就容易掉入胰胆管内,造成胆汁阻塞或阻碍胰脏分泌消化液,导致胰液逆流回胰脏,从而引发炎症。三酸甘油酯过高也是引发急性胰脏炎的原因之一。当三酸甘油酯数值超过正常范围时,血液变得浓稠,胰脏分泌的消化液不易流到小肠内,也可能导致胰液逆流引发炎症。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些医疗行为可能增加胰脏发炎的风险,如胆管或胰管的摄影检查等。这些侵入性、逆行性的检查方式可能刺激胰脏,引发炎症。
保护胰脏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注意生活习惯和饮食健康,避免过量饮酒,保持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以降低三酸甘油酯过高的风险。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胆结石等疾病,有助于预防急性胰脏炎的发生。如有疑虑或发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师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