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治胃胀痛

健康知识 2025-04-15 11:57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你是否曾经经历过胃脘部的疼痛?那种隐隐作痛的滋味,仿佛让人的心情也随之沉闷。胃痛,一个常见而又不可忽视的病症,它其实是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导致的。历代文献中提及的“心痛”、“心下痛”,大多指的就是胃痛。

胃痛的症状多种多样,如食欲不振、胃部胀痛、恶心、泛酸等。尤其当你摄入生冷食物或天气转凉时,胃痛的症状会愈发明显。这种疼痛,就像是一个不请自来的“提醒”,告诉你,你的胃需要更多的关爱。

在中医的眼中,胃痛的原因不外乎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四种。其中,外邪主要指外感寒热湿三邪。寒邪犯胃导致阳气被遏、气机阻滞,使胃部疼痛成为临床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除了基本的胃痛症状,寒邪犯胃还会引发胃部怕冷、喝冷水疼痛加剧、喝温水则舒缓等症状,这些表现随着气候的寒热变化而有所差异。

针对这种胃痛,临床上一般采用温胃散寒、通经止痛的治疗方法。其中,艾灸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常被用于少腹冷痛、行经腹痛、宫寒不孕等症状。

具体艾灸操作如下:点燃艾条的一端,左手食指中指轻轻置于施灸穴位两侧,右手持艾条靠近腹部的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处)。保持约3cm的距离,用悬起法灸10~20分钟,直至局部皮肤温热红晕,但又不感到灼热疼痛。在施灸过程中,你可以将艾条在穴位附近做小幅度回旋动作,以缓解局部皮肤温度过高引起的不适。

中脘穴是八会穴中的腑会、胃之募穴,具有温中健脾、行气止痛的功效,是艾灸治疗胃脘痛的重要穴位。除了中脘穴,关元穴和足三里也是常用的配合穴位。关元穴位于腹部,有温肾培元的作用;而足三里则是临床常用的保健要穴,为胃之合穴,有升清降浊、培补后天、益气升阳的效果。

患有胃痛的朋友们,除了接受艾灸治疗,还需要注意平时的饮食调理。避免辛辣、生冷食物,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相信在中医艾灸的调理下,你的胃胀痛问题会得到有效的缓解。爱护自己,从关爱胃开始。

上一篇:邓紫棋回应分手传言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