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教你小撇步 预防食物中毒五原则!
【健康医疗网报道】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天气变得闷热潮湿,这是细菌滋生的最佳环境。在此季节,食品保存变得尤为困难,食品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卫生福利部南投医院的营养师陈佳祺分享了一系列预防食物中毒的小窍门,提醒民众在高温潮湿的季节里如何安全享用美食。
在这高温且潮湿的季节里,台湾的环境成为了各种微生物生长的理想场所。据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的数据显示,五月至九月是食品中毒事件的高发期。若食品处理不当或保存不当,很容易引发食品中毒事件。常见的食品中毒地点包括餐饮场所、学校以及家庭。
食品中毒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细菌(如肠炎弧菌等)、病毒(如诺罗病毒等)、天然毒素(如河豚毒素等)和化学物质(如农药、重金属等)。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了解和识别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营养师陈佳祺提出了预防食品中毒的五项原则:“要洗手、要新鲜、要生熟食分开、要注意保存温度、要彻底加热”。对于食物的保存和处理,陈佳祺强调了以下几点:
1. 购买食材后应尽快放入冰箱冷冻或冷藏,避免过多的食品堆积导致冰箱冷却效果不足,从而滋生微生物。
2. 在处理食品前后要彻底洗净双手,生熟食的刀具和砧板也要分开使用,以避免交叉污染。
3. 未食用完的餐点应适当保存,确保热藏温度大于60℃,冷藏温度小于7℃。如果需要再次食用,要确保食物中心温度大于75℃,以减少微生物滋生造成的食物腐败。
对于外食的选择,陈佳祺建议民众选择环境卫生优良且值得信赖的商家,并尽量当餐食用,避免隔餐食用。
由网友『毁虫』至健康医疗网,旨在提高大家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了解。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食品安全的五原则,确保自己的健康。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研判。本站并不拥有文章内容的核实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一起为食品安全努力!【加入健康医疗网,天天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