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十年:医疗资源布局合理性和服务协同性
人民网北京消息,今日,中宣部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中国这十年”,旨在详细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为此次发布会的一大亮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的负责人朱洪彪先生,为我们深入了关于优质医疗资源如何得以扩容和均衡布局的关键措施。
朱洪彪强调,为破解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与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均衡布局是至关重要的手段。过去十年间,国家卫生健康委不懈努力,通过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和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
财政的大力投入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在“十三五”期间,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提升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累计补助资金高达1089.6亿元。“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和“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工程”也相继启动,累计投资达到惊人的722亿元和145.8亿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加强医疗机构建设,特别是以县医院为重心,使得县域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就诊率超过九成。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全国医疗机构数量增长了8%,床位和卫生人员数量更是分别增长了83%和62%,令人振奋。
除了加大投入,朱洪彪还提到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更广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性。为此,国家已启动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计划在未来“十四五”期间建设约120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这一举措旨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的诊疗水平,缩小与全国领先水平的差距,从而大幅减少跨省、跨区域就医的人群。
以医联体建设为重点的分级诊疗体系构建也是一大亮点。目前,已在4个直辖市和317个地级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并在32个省份的118个城市和827个县分别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县域医共体试点。截至2021年,双向转诊的人次数已达到2880万,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医疗资源的布局合理性和服务协同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此次发布会的内容生动、深入,充分展示了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人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