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吃更营养吗 生吃4类菜=“砒霜”
随着季节的转换,天气逐渐变暖,人们的口味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从冬季的温热食物,到夏季的生冷食物,这种变化似乎是大自然的馈赠与人体机能的自然反应。
特别是新鲜蔬菜,生吃不仅能展现其极致的口感,更给人一种未经烹饪、营养未损的感觉。确实,蔬菜生吃能保留更多的维生素,这一点毋庸置疑。并非所有的蔬菜都适合生吃。有些蔬菜生吃可能会浪费其本身的营养,有些则不易消化,甚至有些还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据《生命时报》报道,有些专家提醒,以下四类蔬菜不宜生吃。
对于菠菜、空心菜等含有较多草酸的蔬菜,建议焯水后再凉拌。草酸在肠道内与钙结合,形成不易吸收的草酸钙,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通过焯水去除大部分草酸,可以更好地让我们吸收蔬菜中的营养。
扁豆、菜豆、刀豆等豆角类蔬菜,生吃易中毒。这些豆角中的皂素和红细胞凝集素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为了确保安全,烹调豆角时需确保其完全熟透,即使凉拌,也要至少用沸水煮10分钟。
而像番茄和胡萝卜这类蔬菜,生吃可能会浪费其营养。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和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都是脂溶性的营养物质,经过烹炒后更易被人体吸收,从而发挥它们的保健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周俭教授提醒我们,生吃凉性食物时,可以搭配葱、姜、蒜等调料来中和其寒性。比如,在凉拌苦瓜、黄瓜时加点蒜末,或者吃完后喝一碗红糖姜水,都能有效减弱食物的寒性。
生活中,我们对食物的每一口都充满了学问与智慧。从口味的变化到营养的保留,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关注。在享受美食的也要关心身体的健康,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英国利物浦约翰穆尔斯大学的科学家戈登等人在研究中发现,番茄中的抗氧化剂番茄红素能够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并降低心脏病风险。而在烹饪过程中,煮番茄的方式能让其中的红素更易被人体吸收。相较生的状态,烹饪后的番茄更能释放出番茄红素,让身体充分摄取其营养。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的营养系主任彭景介绍道,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这一元素能保护视力、滋润皮肤并提高免疫力。若想使β-胡萝卜素最大程度地被人吸收,需将胡萝卜烹饪至熟透,且在烹饪过程中应接触到油脂。生吃胡萝卜则可能使大部分营养流失,而榨汁饮用则更是浪费有益健康的膳食纤维。
除了胡萝卜和番茄之外,还有一些蔬菜需要注意其食用方式。广西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力平教授提醒大家,富含淀粉的蔬菜如土豆、山药、红薯和芋头不宜生吃。这类蔬菜中的淀粉等营养成分在生吃时不易被人体消化,可能引发腹胀等不适。相反,煮熟后的这些食物口感更佳,也更易于人体消化。像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同样建议煮熟食用。
山药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也需要注意食用方式。生吃山药不易消化,因此建议煮熟后再食用,以充分释放其营养价值。合理的烹饪方式能更好地保留蔬菜的营养成分,同时让身体更容易吸收。在享受蔬菜的美味的我们也要注重健康的烹饪方式,让身体充分吸收其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