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早期症状自查办法有哪些?糖尿病足怎么治疗好得快?
朱师傅因糖尿病足住院治疗,令家属倍感突然。原来,他们只知道朱师傅患有糖尿病已有二十多年,但对于糖尿病足这一并发症却一无所知。当医生提及糖尿病足早期症状的自我检查和自我监测时,家属们一片茫然。医生不禁感慨,如果患者和家属能积极了解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并坚持自我检查和监测,很多情况都可以避免住院治疗,甚至可能避免截肢的风险。一听截肢,家属们顿时惊慌失措,纷纷询问医生如何治疗糖尿病足能更快康复。
为了预防糖尿病足的深部损害,降低因糖尿病导致的截肢和致残风险,早期症状的自我检查和监测至关重要。下面为大家介绍糖尿病足常用的“五项简单筛查”。
患者坐在椅面上,双足悬空,在家人帮助下轻叩跟腱,如脚掌能正常屈曲,说明神经功能正常;否则可能提示神经功能受损,需及时就医。
家属用棉签的圆钝端轻压患者脚面,询问患者是否有感觉,并让他们描述棉签所在的位置。患者如无感觉,可能提示神经功能异常。
家人敲击音叉,并将其移至患者足面,询问是否能感受到音叉的振动。如无感觉,可能表示神经功能受损。
用冰凉或温热的物品接触患者足部(以不造成损伤为度),询问他们对凉热的感觉以及接触物质的描述。如无感觉,提示神经功能异常。
用棉签轻轻扎患者足面,询问是否有被扎的感觉,并让他们描述具体位置。如无感觉,可能表示神经受损。
医生强调早防早治的重要性,那么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足,如何治疗才能更快康复呢?
糖尿病足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类。对于轻度糖尿病足,尤其是通过自检自查等方法发现、尚未出现皮肤损害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使用甲钴胺和唐林依帕司他等药物,这些药物有助于控制神经损害并促进部分神经功能修复。患者还需注意穿着柔软舒适的鞋袜,避免剧烈运动和损伤皮肤。
对于已经出现足部皮肤损伤、甚至感染、破溃等情况的糖尿病足患者,医生首先需要确保患者的血糖控制稳定。在此基础上,除了使用甲钴胺和唐林依帕司他等药物外,还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来控制感染。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或每日到医院接受清创处理,并外敷创面修复药物以促进创口的愈合。
对于溃烂严重、深及引发脓肿或大面积破溃、伴有全身感染的患者,截肢可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即便如此,患者在截肢后仍需服用降糖药并保持血糖稳定。他们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服用唐林依帕司他等药物,以预防神经病变并保护其他神经组织。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的患者,可以选择国产扬子江唐林依帕司他,价格更实惠且效果有保障。
糖尿病足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治疗。早期预防和及时发现糖尿病足的症状对于避免严重后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