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老人坐网约车猝死家属索赔

健康知识 2025-04-20 02:24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一、事件回顾

在2021年11月22日的那天,一位71岁的老人周某通过女儿预约了一辆网约车。上车后,老人不久就发出了鼾声并伴随抽筋状。司机陈某察觉异样后立刻与家属取得联系。在观察到老人无反应后,司机按照家属的要求拨打了急救电话并鸣笛加速将老人送往医院。经过7时25分抵达医院的抢救,80分钟后,老人因心源性猝死被宣告死亡。

二、家属的主张与争议焦点

家属认为司机未能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导致延误,要求司机及平台承担50%的赔偿责任,索赔金额约为84万元。争议的核心问题在于司机的责任认定。

三、司法审理与裁判结果

法院审理后认为,司机在发现异常后第一时间联系家属、拨打急救电话并快速将老人送医,已经履行了“尽力救助义务”,其行为符合普通人的合理反应,并无过错或延误。作为信息服务提供方的平台,无证据显示其存在过错,且司机的行为属于独立履约,因此平台也无需担责。

依据《民法典》第八百二十二条和第八百二十三条的规定,无锡市惠山区法院于2022年11月25日一审驳回家属的全部诉讼请求,认定司机及平台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尽管家属表示不服判决并提起上诉,但截至2024年公开的信息显示,二审结果尚未披露。

这个案件的判决结果对于社会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明确了承运人救助义务的“普通人标准”,即司机只需基于常识进行及时反应,无需具备专业的医疗判断能力。这一判决对于类似纠纷的司法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案件的社会影响与启示

这起案件不仅关乎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更是对社会公众的一次普法教育。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了解到在类似情况下,司机所承担的救助义务并非专业医疗责任,而是基于常人的判断与反应。这一判决结果有助于明确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为类似情况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参考标准。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