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科普如何入脑入心?

健康知识 2025-04-20 11:19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新闻报道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2020年达到了惊人的23.15%。这意味着在100个人中,有23个人已经掌握了基本健康知识和技能,相比2019年,这一数字有了显著的提升,增长幅度为历年最大。在这场关乎全民健康的行动中,如何创新健康科普成为了关键。

健康知识的普及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最经济、最高效的途径。米锋表示,自2019年国务院启动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以来,健康促进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等,通过广泛而高频的健康科普宣传,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那么,与传统的科普相比,健康知识普及有何新的特点呢?米锋认为,关键是要更加关注群众的声音,变“我想说”为“你想听”。例如,在抗疫期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多场发布会都设有专家答疑环节,针对民众最关心、最疑惑的问题进行权威解答,这不仅创新了发布会的形式,也起到了很好的解惑作用。

为了更有效地普及健康知识,国家已经建立了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成员包括1065名专家。他们不仅在疾控、临床和科研工作中解答群众的专业疑问,还围绕各种健康主题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为拥有近1亿人口的河南省,其健康素养的提升工作尤为艰巨,特别是县域农村和贫困地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阚全程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工作重点和方法,包括推进健康教育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建立基层健康教育阵地和队伍,以及开展省市医院与贫困县的素养提升一对一帮扶。

而在健康中国行动中,上海市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更是实现了连续13年的提升。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表示,这一切都离不开建章立制。上海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如将健康教育纳入医院发展战略和规划,将健康科普工作纳入医务人员的日常考核和职称晋升的考核内容等,以制度形式确定了健康知识普及的重要性。上海还出台了《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推动餐饮业服务标准的提升。更令人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民健康公约》相关内容被纳入了《上海市公众卫生应急管理条例》,从倡议到立法,为市民的健康行为提供了法治保障,也推动了民众健康素养的提升。

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正在稳步提升,这离不开各级、专家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在未来,更多的创新健康科普活动能够举办,更多的民众能够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共同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上一篇:外阴瘙痒的原因喝治疗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