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被别人否定会受伤呢
在人类内心深处,被认同和接受的需求像一种普遍的心理冲动,时时刻刻寻求满足。当我们无法通过自我肯定来确认自身价值时,往往会依赖外界环境和他人的反馈来寻求认同。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对他人产生一些特定的需求。
我们渴望得到他人的积极回应,比如认可、表扬、称赞和喜欢。我们又会避免那些负面的反馈,如挑剔、否定、指责和嘲笑。为了应对认同感的缺失,我们会启动一系列心理防御机制,如反指责、讨好、否认和回避等,以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在婚姻、工作和人际关系中,这种对认同的需求和防御机制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我们在这些关系中遭遇挫折时,即使我们尽力肯定自己,仍可能无法承受来自伴侣、老板或他人的挑剔和指责。我们会认为对方有问题,试图纠正他们,让他们对我们有正确的评价。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我们把责任归咎于对方时,可能忽略了自身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对他人的强迫和控制。我们不喜欢别人否定或挑剔我们,这背后隐藏着一种逻辑:你只能喜欢我,不能否定我;只能温柔待我,不能挑剔我;只能按事实说话,不能扭曲或夸大。
我们的潜意识会对对方释放出“只能做A,不能做B”的要求。如果对方不满足我们的期望,我们可能会使用反指责和冷处理来惩罚他们。这样,无论对方是否感受到我们的压力,我们已经在两人之间设立了障碍,阻碍了关系的能量流通。
另一个问题是我们的霸道行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如果我们受不了别人的否定和指责,那一定是我们先对自己做了太多。就像一个人如果给自己做了80分的肯定,那么他就只能承受20分的外界否定。如果我们对自己做了100分甚至更多的肯定,那么我们就更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取认可来感受正常的自我存在。
我们常常把这种人称为“敏感”,他们无法承受任何否定或指责。我们也会观察到一些人,他们能承受大量的外界指责和否定,因为他们给自己较少的否定,所以一些否定和指责无法触及他们的底线。
比如,如果你对自己的美丽有80分的肯定,那么只有当你遇到的否定强度达到80分以上时,你才会做出反应。在80分以下强度的否定,你不会反指责或受伤。但如果你对自己的美丽肯定度只有20分,那么任何强度的否定都会击垮你。因为你每天都在给自己输入满负荷的,这时候即使是一点的正面反馈也无法抵消之前的负面累积。这就像一头驴子每天都背着满负荷前行,最终一颗微不足道的稻草都会让它崩溃。杀死驴子的不是稻草,而是它自己的承受力极限。
内心:自我认可的缺失与寻找
当人们在面对否定、挑剔和指责时,无论他们是否选择接受,其实都在某种程度上默许了这些外界的评价。这就像是一个人在拼命证明自己不是神经病时,反而更突显了他内心的不安与惶恐。
你总是在寻求他人的认同,为何总是难以自我认可呢?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刻的童年经历。那些曾经在我们幼小心灵上无情打击和否定的声音,让我们缺乏自我认同。无论我们做得如何,得到的总是冷漠的批评和否定,而非应有的鼓励和支持。
没有人告诉我们“我本来就很好”,相反,我们被教导“我本来就很差”。这种内在的观念影响着我们长大后的行为模式。当我们做得好的时候,可能内心会感到欣慰,但并不会表扬自己;而当做得不好时,我们则会对自己百般挑剔和否定。
我们知道,妈妈不认同我们其实是她自身的问题,她没有能力去肯定他人。但对于年幼的我们来说,却将这一切内化为自己不够好,才得不到妈妈的认可。那些童年时期缺失的认同,成年后我们依然会不断追寻。我们会向所有靠近自己的人寻求认同,渴望从他们那里找回那份缺失的肯定。
你终究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完全的认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替代你妈妈,生活充满波动和复杂,你必然会受伤。但你可以尝试更多地认可自己,减少对别人的期待和依赖。当你对自己少一些否定和挑剔,就会给别人更多的空间,也会减少自己的伤害。
你可以放下对他人认同的执着,不再把别人当作你的母亲。你可以成为自己的母亲,学会自我关爱和认同。当你内心充满满足和丰盈时,你不仅能满足自己,也能给予别人认同和关爱。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看到了他人的需求,你愿意给予认可,你妈妈欠你的,你愿意自己偿还。你拥有无尽的爱,愿意去爱这个世界,也包括你自己。
在这个寻找自我认同的旅程中,愿你不再受伤,学会自我关爱,成为自己的母亲。当你内心充满爱和认可时,你便能真正地满足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