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道歉的东方甄选怎么了
一、内部管理混沌
在光鲜亮丽的业绩背后,东方甄选却陷入了管理混乱的困境。权责划分模糊,一场名为“小作文事件”的风波中,官方小编越权公开与董宇辉的文案争议,导致CEO孙东旭因处理不当而黯然离职。管理层的沟通断层问题也浮出水面,俞敏洪的公开承认对切片带货等业务的推进一无所知,凸显了高层决策与一线执行之间的严重脱节。人事动荡更是加剧了这股混乱,孙东旭离任后,董宇辉虽升任高管,但其单独运营的“与辉同行”直播间,从侧面反映出团队整合的困难重重。
二、外部公关危机四伏
外部环境的挑战更是让东方甄选焦头烂额。粉丝经济的反噬,部分自媒体利用董宇辉的粉丝群体(自称“丈母娘”)制造对立情绪,虚构“资本压榨员工”等谣言以收割流量,迫使公司不得不采取法律手段应对。商业尝试的失控也让公司苦不堪言,切片带货试点因未与主播充分沟通,导致超过两千个假冒账号滥用董宇辉形象,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高层言论的争议也让公司疲于应对,俞敏洪在公开场合的不当措辞,不仅损害了公司形象,还引发了股价波动,频繁致歉也暴露了公司公关的短板。
三、战略转型的阵痛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东方甄选也在寻求战略转型,但这一过程并不顺利。尝试降低对单一主播的依赖,推行去“董宇辉化”,却引发了粉丝的不满和反弹。直播风格的争议也让公司陷入困境,新的直播形式尝试引发了用户的不满,被批评为背离文化直播的初心。这些挑战都需要公司重新审视和调整其战略决策。
东方甄选的危机实际上是新兴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在追求规模和效益的未能同步完善管理体系、平衡商业利益与粉丝情感、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其频繁的致歉不仅是对具体事件的回应和补救,更是对组织架构和战略定位深层矛盾的暴露。未来,东方甄选需要在完善内部管理、加强公关能力、调整战略决策等方面做出更加明智和果断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