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到中年走路就容易绊倒?
想必很多人在小学或幼儿园的运动会上,都见过那些想大展身手却意外跌倒的爸爸们。他们在孩子面前努力展现,却因身体跟不上而尴尬受伤,比如擦伤手脚。尴尬地笑着表示:“心境依然年轻,但身体却已力不从心。”周围的人们也感同身受,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我们不禁思考,为何会出现“身体跟不上脑子而跌倒”的现象?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行走于无障碍的平坦道路上也频繁绊倒,那就需要特别警惕了。这样的日常动作突然失去平衡,可能有两大原因。
可能是小腿肚或小腿胫骨旁的肌肉,也就是胫前肌无力。当这些肌肉无力时,脚在向前踏时,脚尖无法顺利上提而被地面卡住,导致在无障碍的地方绊倒。
另一个原因则是臀部肌肉无力。当脚迈出时,无法将身体重量正确转移到前脚作为支点,导致后脚的脚尖绊到地面。这一问题源于作为支点的臀部外侧肌肉无力。
平时我们的走路姿势如果不正确,一定会引发问题,但由于我们日常行走的距离并不长,所以这些问题常常被隐藏和忽视。就连现在流行的慢跑运动,许多跑者在跑步时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换鞋或缩短跑步距离,却很少关注到身体的变化。
为了防止跌倒,锻炼后侧肌肉至关重要。这里提及一个日本热议的话题的肌肉训练方式“体后侧运动”。这一理论由日本职业篮球队东京队的专属体能教练兼训练师荒尾裕文首创。他提出的锻炼方法聚焦于腰部、背部和肩胛骨四周。具体的锻炼动作包括YTWL的四种变化,每种变化做5次,共做1~2组。这些动作的关键是锻炼肩胛骨,而不是依赖手臂的力量来抬起手臂。
想象一下跨两级台阶的感觉,当两脚打开的幅度变大时,上半身无法前倾以节省力气,这时需要依靠大腿后侧的力量踩上台阶。这时会感到臀部和大腿后侧的肌肉在用力。这与我们平时爬楼梯时前侧肌肉酸痛的感觉完全不同。
臀部肌肉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它不仅是人体所有肌肉中力量最强大的,而且与核心髋关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身体歪斜时,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人体的肌肉是联动的,当过度依赖前侧肌肉时,后侧的肌肉就会闲置变无力,导致任何动作都得再依赖其他肌肉来弥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身体整体失去平衡。
常见的日常不适如肩颈僵硬、腰痛、疲劳感、精神倦怠、体态不佳等显老问题,都源于此。为了改善这些问题,荒尾教练的体后侧运动计划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该计划包括3个基本姿势、7个腹内压训练、13组体后侧运动和13式伸展,为初学者、中级者和高级者量身定制。
荒尾裕文教练出生于日本鸟取县的一个篮球世家。他毕业于顺天堂大学并获得了运动训练的专业知识。目前是日本职业篮球队东京队的体能教练兼训练师。他独创的体后侧运动理论在日本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许多运动员和物理治疗师在实际应用后都对其赞不绝口认为这套理论非常实用有效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的平衡和力量让人们找回年轻时的活力。人生道路上的运动轨迹丰富多样,而这位历经丰富运动领域的专家,他的足迹更是遍布各个领域。从大专男篮的热血赛场,到社青美式足球的活力舞台,再到日本橄榄球顶级东区联盟的精英战场,以及日本青少年足球联赛与高中足球的培育温床,他都曾担任重要的训练师角色。他对运动的热情与专业能力,让他在运动界独树一帜。
2008年,他洞察到专业运动员的体能问题,于是创立了专业运动员体适能支持会「A-FIT」,致力于提升运动员的体能,帮助他们以最佳状态面对比赛。他的贡献不仅在于为专业运动员提供支持,更在于他在球季之外的时间,奔波于各地举办研讨会。他分享的不只是运动技巧,更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对抗代谢症候群的有效方法。
今天,他通过这篇文章《为什么人到中年走路就容易绊倒?》,向我们揭示了中年人在行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者网友『如歌黑白』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现象,并将其投递至本站。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觉得这篇文章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站长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章的内容深入浅出,通过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实例,引导我们思考人到中年时行走的困扰。文章并未经过本站的核实,但正因如此,它更具有参考价值。读者可以自行研判,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这位训练师的故事和运动知识,以及这篇文章所揭示的中年行走问题,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引导我们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稳健地前行,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这位专家的经历和文章都展现了他对运动和健康的热情与关注。他的「A-FIT」为运动员和普通民众提供了宝贵的体适能支持,而他的文章则引发了我们对中年行走问题的思考。他的故事和运动知识,无疑为我们的人生旅程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