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吹又生-砂眼的预防
夏日炎炎,王小弟弟总是揉着眼睛,一脸不适。他的母亲王太太察觉到了儿子的异样,发现他的双眼红肿,立刻带他前往门诊检查。当得知王小弟弟患的是砂眼时,王太太的脸上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砂眼,这一疾病,在昔日的记忆中,曾是困扰无数人的顽疾。世界卫生组织曾致力于全球范围内消灭砂眼,那些年代的小学生,每到夏季都会接受砂眼的检查,接受健康教育。随着卫生防治工作的深入,砂眼病例近年来确实有所减少,但人们对砂眼的预防却逐渐松懈。随着盛夏的脚步渐近,许多接触性传染病开始活跃起来,砂眼的细菌也不例外。
砂眼,这一古老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仍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未开发地区,砂眼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仍有四亿砂眼患者,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印度以及东南亚等国家。砂眼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疾,其病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砂眼披衣菌”。
当“砂眼披衣菌”进入眼睛后,会在结膜及角膜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导致结膜充血,引发一系列症状。初期的砂眼症状与细菌性结膜炎相似,包括流泪、畏光、疼痛以及分泌物增多等。严重的砂眼会导致角膜上皮细胞发炎,引发各种并发症,如眼睑内翻、睫毛乱生、角膜混浊等,甚至可能导致视力减退或失明。
砂眼的潜伏期为五十四天,婴儿和儿童的发病较慢,且较易痊愈。对于成人来说,可能早期就会出现并发症。如果身体状况良好,卫生习惯良好,砂眼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有些人可能一生都患有砂眼,但对视力却没有影响。早期砂眼的诊断并不容易,需要借助特殊仪器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治疗砂眼应及早发现、对症下药。当您出现砂眼的症状时,应及时寻求眼科医师的帮助。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如抗生素药膏。通常连续使用六至八周可以收到疗效。为预防复发,可采用间歇治疗方式。
砂眼的预防和治疗极为重要。防治方法首要重视公共卫生,预防接触传染。洗手、不用公共毛巾、脸盆,不随意揉擦眼睛,保持手的清洁,避免在风沙大的场所工作,避免接触砂眼患者接触过的东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这些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砂眼虽然是小毛病,但如果不加以治疗,不仅会容易传染给他人,造成更多的砂眼患者,还会造成结膜结疤、角膜病变、眼睑变形,引发视力障碍。一旦感染砂眼,应早日治疗,将伤害降至最低,避免砂眼引起的后遗症。
《夏风吹又生-砂眼的预防》由网友『模拟爱人i』至本站。健康无价,希望每位读者都能重视砂眼的预防与治疗,保护自己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