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急救知识介绍
生活中的急救小常识介绍
今天是世界急救日,让我们共同关注并学习一些生活中的急救小常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突然晕倒的情况,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救助亲人或朋友,降低伤害程度。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副护士长朱丽云,为我们分享了关于街头有人晕倒时的急救方法。我们要了解心肺复苏(CPR)是一种针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在短短的4分钟内,正确的心肺复苏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那么,当发现有人晕倒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 呼救:我们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准确报出所在地址和联系方式。
2. 环境评估:确保环境安全,如果在危险的环境下,不要盲目救人。
3. 检查意识:轻轻呼喊晕倒者,如果没有反应,可以拍打肩膀或耳朵。
4. 检查呼吸: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或者感受颈动脉的搏动。
如果没有反应也没有呼吸,那么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如果晕倒者有反应但无呼吸,则不要搬动他,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
接下来是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
5. 胸外按压:让病人平躺,通过增加胸腔内压力驱动血流。按压时要保持力度和频率,一般每2分钟换一人按压。
6. 畅通呼吸道:清理口腔异物,然后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托颌法开放气道。
7. 人工呼吸:捏住病人鼻子,用嘴包住病人的嘴巴,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超过1秒。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率为30:2。
复苏成功的现象包括大动脉搏动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意识复苏、瞳孔缩小、面色恢复等。当复苏成功后,应将患者摆在侧握位,让其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
掌握这些生活中的急救小常识,不仅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还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从容地面对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