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日:警惕!这些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
在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关注那颗默默承受重负的“发动机”心脏。心脏病犹如潜伏在体内的定时,随时可能引爆,而它的预警信号却常常被我们忽略。
心脏,是维系全身血液循环的动力之源,被誉为人体的“发动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的黄榕教授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详细解读了心脏病的种种表现。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的总称,涵盖了许多不同的病症,如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一旦心脏功能出现异常,不仅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还可能对其他器官造成损害,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黄教授警告,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可能是心脏的求救信号,需要及时向心内科求助。胸闷胸痛是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这种疼痛可能出现在胸骨后、心前区或左胸,并且可能放射到其他部位。除此之外,心悸、呼吸困难、水肿、背痛、晕厥等也可能是心脏问题的表现。
更令人关注的是,很多心脏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对于老年人群,一些不明原因的症状,如乏力、大汗、喘憋、咳嗽、咯痰等,也需要警惕可能与心脏病有关。
心脏病的发生不仅与遗传、年龄、性别等不可改变的因素相关,还与一些可变的因素如吸烟饮酒史、心脏病危险因素、精神紧张、缺乏体力活动等有关。黄教授强调,预防心脏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充足的睡眠、戒酒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都是预防心脏病的重要措施。定期做常规性的体检也是至关重要的。监测血脂、血糖、血尿酸、血压、心率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让我们共同关注心脏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病。因为每一颗健康的心脏,都是我们宝贵的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