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拒赔可以告保险公司吗(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有理由拒赔)
我是彭探长,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一个让很多人纠结的问题我有病,买保险时没告诉保险公司,以后会不会因此被拒赔?
这个问题,在历年的《保险理赔年报》里都有提及,其中拒赔大多是因为“未如实告知”。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顺利拿到了理赔款。今天,我们就通过真实的法院判决案例来为大家这个问题。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未如实告知”。简单来说,就是在购买保险时,没有在健康告知问卷上如实填写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未如实填写,可能会为日后的理赔埋下隐患。那么,如何填写健康告知呢?
其实,健康告知的填写原则很简单“有问就答,不问不答”。也就是说,如果问卷中问到你的健康状况,就需要如实回答;如果没有问到,就可以直接投保。这种做法的法律依据是《lt保险法gt 司法解释二》第 6 条。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填写健康告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某款重疾险为例,健康告知问题众多,不乏医学专有名词,普通人看着都吃力。那么,如果不小心没有如实填写健康告知,会影响理赔吗?
根据《保险法》第 16 条第 2 款规定,投保人故意或因重大过失未如实告知,足以影响保险公司是否决定承保或提高保费的,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也就是说,未如实告知会影响承保结论。如果未告知的事项会导致保险加费、延期、除外或拒保等,那么保险公司就有权解除合同并拒绝理赔。
如果未告知的事项并不影响承保结论,那么保险公司一般也不会解除合同。至于能否理赔,则取决于保险公司的判断。无论哪种情况,如实填写健康告知都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真实案例。比如,一些人在投保时未告知某些疾病,如乳腺结节等,之后却因病申请理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未告知的疾病与出险有关,那么保险公司可能会拒绝理赔。例如,在某案例中,李某因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而隐瞒投保,后被确诊为尿毒症并申请理赔。法院审理后支持保险公司的拒赔决定。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我们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如实填写健康告知。如果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会影响理赔,可以选择一些对健康要求较为宽松的产品或者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也要小心驶得万年船,尽量在投保前了解清楚产品的健康告知要求和理赔规定。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
最后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在购买保险时务必仔细阅读条款了解清楚自己的权益和责任避免日后出现纠纷。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保险知识如果有更多疑问或需要了解更多保险知识欢迎随时向我提问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解答。带您深入了解保险理赔中的未如实告知问题,并透过实际案例其影响。
在保险业务中,健康告知是投保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核赔专家告诉我们,实际理赔过程中,有些情况会被认定为故意未告知或重大过失未告知,如曾住院治疗、刚出院即投保或正在治疗中的情况。一旦被认定为故意未告知,无论与出险事故是否有关,保险公司都有权拒赔。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张某在2017年5月9日投保了某重疾险,保额29万元。然而在2019年4月,当张某确诊“左肺原位癌”申请理赔时,保险公司拒绝了她的索赔。原因是张某在投保前曾因肺部不适多次就医,且CT记录显示存在“左肺上叶磨玻璃结节影”(即肺结节),但她在投保时并未告知保险公司。法院审理后支持了保险公司的拒赔决定。
法院认为,张某的肺结节与后来发生的肺癌有直接关系,因此保险公司有权根据《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拒赔。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果未告知的事项与出险无关,保险公司是否会赔偿呢?答案并非绝对。
以另一个案例为例:冯某在2011年11月12日投保了某医疗险,保额8万元。但在2013年7月25日,当冯某因“脑动脉瘤”申请理赔时,保险公司同样拒绝了她的索赔。原因是冯某在投保前就被诊断为2级高血压,但并未告知保险公司。这款医疗险对2级高血压的客户是拒保的。尽管法院从医院调查得到高血压与脑动脉瘤无直接因果关系的结论,但仍支持保险公司拒赔,因为冯某未如实告知。
通过咨询多位核赔老师,我们得到了两个关键观点:一是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界定有时并不容易;二是未告知可能对核保结论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拒赔。即便是相同的情况,理赔结果也可能因不同的判定而有所不同。
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希望能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如实告知”的重要性。购买保险是为了寻求安心,而如实做好健康告知是购买保险过程中最靠谱的方式。我们不应抱有侥幸心理,而是应该坦诚面对,确保自己得到应有的保障。
保险公司有权在投保人故意未告知或重大过失未告知的情况下拒赔。这些情况包括曾住院治疗、刚出院即投保、正在治疗中等情形。如果未告知的事项对核保结论产生影响,即使与出险事故无直接关联,保险公司也有可能拒绝赔偿。我们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如实告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