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边境的俄罗斯村庄(2022中俄边界线划分)

健康知识 2025-04-27 17:01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你是否知道那个故事?金正日其实出生在中国外东北的一个小村庄,随着2004年黑瞎子岛边界线的划定,那个村庄被划归俄罗斯,从此中国人被禁止进入。”

俄罗斯向导妮萨琳向我讲述了这个村庄的变迁。十七年前,中俄解决了领土争议,这个村庄摇身一变,被开发成俄罗斯最美的村庄维亚特斯科耶(简称维村)。

维村位于俄罗斯远东哈巴洛夫斯克边疆区,是一个坐落在阿穆尔河东面的美丽小渔村。百年前,这里并不存在。百年前,这里只是中俄边界线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在1865年,清朝就在黑瞎子岛设立了哨卡,将其周边土地划归绥远县管辖。随着历史的变迁,苏联渔民搬来定居,日军入侵,苏联屯兵黑瞎子岛,这里的风云变幻愈发激烈。最终,由于种种原因,黑瞎子岛被剥离出去,维村也归属于俄罗斯。此后,俄罗斯继承了远东的遗产,严格限制了中国人的进入,外东北自此全部丢失。

金正日的出生地为维村更是为这个地方增添了神秘色彩。据说金日成曾以军官身份驻扎于此。苏联解体后,第76无线电技术大队驻扎维村。2001年,中俄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将部分黑瞎子岛归还中国。尽管中俄解决了领土争议问题多年后的今天,维村仍然禁止国人进入。妮萨琳曾以向导的身份踏入维村,她认为这个村庄名副其实地被誉为俄罗斯最美的村庄。俄罗斯投资的度假村建成后更是锦上添花赋予了它新兴城市的风貌。在连续三年的时间里获得了最美村庄的称号它的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被誉为远东最纯净的地区之一。然而另一面却是俄罗斯学者将维村的居民称为猪的故事令人深思。原来在俄语中他们将通古斯人称为猪而维村的居民就是通古斯人的后裔他们信奉的是萨满教而并非这使得这个村庄的历史和文化更为复杂多样令人着迷。从海参崴出发沿着远东A370公路历经边防哨卡我们终于抵达了维村在这片白雪皑皑的土地上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向导妮萨琳为我们联系了本地的司机方便我们和当地人交流。在短短的车程中司机向我们讲述了维村的历史变迁从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渔村到如今的样貌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和故事。”

维村的过去充满了曲折和变迁。在苏联时期军队驻扎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千人的村庄但随着苏联的解体军队撤离农牧场关停许多村民选择搬离留下的通古斯人只能重新依靠捕鱼为生。冬季的严寒使得他们只能在夏秋两季出海捕鱼以换取过冬的费用。至于俄语中将通古斯人称为“猪”的说法这其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仍待我们去深入了解和。如今维村虽然看似荒凉但却充满了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底蕴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体验。在这片土地上我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文化的脉搏跳动。在鄂温克家庭民宿中的体验与发现

抵达这家典型的鄂温克家庭民宿时,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本土气息。女主人热情地接待了我,虽然她的丈夫仅在海参崴工作,每月仅五天假期回到维村,但她仍然坚守着这个家,传承着鄂温克的文化。当我问及她是否还精通鄂温克语时,她稍显紧张地表示会一些,但已经很久没有使用了。她的两个孩子接受的都是俄语教育,与外界沟通的机会也并不多,鄂温克语曾一度被禁止,虽然现在不再有禁令,但仍然让她感到后怕。

冬季的维村,有一项传统活动让我颇为感兴趣刨冰钓鱼。当我与友人准备参与其中时,两个俄罗斯边境工作人员的到来打断了我们的计划。他们指出,由于河面结冰的厚度不足10厘米,刨洞钓鱼是不被允许的。经过一番交流,老人们纷纷收拾工具回家。

维村虽然不大,但也有一些值得一游的景点。其中,2008年建成的温泉大教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金正日驻守期间发现了地下的温泉,将其引流成为公共澡堂。教堂建成后,“主显日”时人们会在此洗涤疗愈,这也吸引了众多徒的推崇,甚至有人不远千里从莫斯科赶来。

另一个景点是妮萨琳提到的奥佩库申。据民宿女主人所言,这个雕塑的前身是通古斯人的图腾之一。为了剔除这些“旧习”,俄罗斯将其改造成俄罗斯神话中的“战神之子”奥佩库申。这一转变只是俄罗斯对远东原住民进行文化与精神洗脑的冰山一角。

离开维村时,妮萨琳询问我的感想。我默默无言,不想说什么。这次旅行让我看到了鄂温克文化的传承困境,也感受到了俄罗斯文化对远东原住民的影响。

(这篇纪实类旅游文章虽难下笔,但仍感谢您的认可与关注)

文章版权声明: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抄袭侵权或违法违规内容,请通过以下举报: 或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中所述的维村之旅,是一次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过程,也是一次心灵之旅。希望通过我的笔触,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地区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故事。

上一篇:张根硕朴信惠吻戏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