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回应一针药卖70万
标题: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罕见病药物的定价与医保之路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罕见病药物,其定价与纳入医保的过程充满曲折与挑战。将深入其背后的定价依据、市场垄断问题、医保谈判进展、国际价格差异以及对患者的影响。
一、定价依据与市场垄断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作为国内治疗SMA的罕见病药物,其定价初定为70万元/针。这一高昂的价格背后,反映的是药物市场的垄断现象。国家医保局指出,由于国内长期处于市场垄断状态(全球仅三种治疗药物),该药企自行定价,导致价格居高不下。
二、医保谈判与降价进展
1. 初期谈判努力:2020年,国家医保局启动谈判,但药企降价意愿不足,谈判未果。
2. 2021年的突破:经过多轮谈判,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最终于2021年12月被纳入医保目录。价格从69.7万元/针降至33000元/针,这一重大降价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三、国际价格差异的解释
关于澳大利亚患者仅需支付184元人民币的网传消息,实际上这是该药在澳医保报销后的自费部分,其实际采购价与国内谈判前定价接近。中国医保局强调,在国内未纳入医保前,患者需要全额自费,这是导致价格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全球定价逻辑方面,发达国家通过补贴或商业保险分担费用,而中国在医保谈判前缺乏类似机制。
四、现状与患者影响
目前,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已通过医保覆盖大幅降低患者负担。部分患儿家庭表示,“从绝望到希望”,这一转变背后是罕见病药物保障机制的重大突破。国家医保局针对“70万元天价药”的回应,不仅解释了市场垄断、国际定价差异的客观背景,而且通过医保谈判实现了药物可及性的提升。如今,该药已成为罕见病保障的典型案例。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定价与纳入医保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在罕见病药物保障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努力。通过医保谈判、降价等措施,患者负担得以减轻,这是国家在罕见病药物保障机制建设上的重要突破。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典型案例,为罕见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与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