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检交给“小胶囊”,采集样本稳又准

健康知识 2025-05-21 21:39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在人体健康的战场上,结直肠癌作为隐形杀手潜伏其中,而结肠镜检查则是诊断的金标准。近日,天津大学科研团队引领技术革新,为活检胶囊机器人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在肠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领域大放异彩。

当这小小的胶囊机器人从肛门启程,进入结肠,它的使命便悄然开始。在外部磁场的精准引导下,它在肠道内灵活穿梭,犹如一名细致的侦探,着每一个可疑组织。搭载的高速旋转刀片,在发现可疑组织时,能迅速而精准地进行切割取样,为诊断提供准确的病理依据。这一新型活检采样策略,巧妙解决了结肠组织柔韧性带来的挑战,避免了组织撕裂和粘连。

传统的结肠镜检查虽然直观,但给患者带来不适,而胶囊内窥镜虽能轻松完成检查任务却无法进行活检采样。而这款新型胶囊机器人完美融合了两者优势,既减轻了患者痛苦,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度。其独特的触发机构设计,使得活检过程更加精准、安全。通过视觉图像传输,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肠道内部的状况,通过操作滑块进行触发采样。触发力度实时监测显示,确保采样过程的安全可控。

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位居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肺癌。通过结肠镜筛查,及早发现肿瘤的存在是预防的关键。仍有大量患者对结肠镜检查望而却步,害怕不适感或担心仪器损伤消化道。而这款新型胶囊机器人的出现,无疑为那些害怕传统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胶囊机器人内部先进的图像采集技术和射频无线传输技术使其能够轻松拍摄高清图像并实时传输给医生。随着图像技术的进步,其采集图像的像素不断提升,视角更是达到惊人的344°,帮助医生轻松看清胃肠内壁表面组织的细节。其独特的运动方式使得检查过程更加轻松舒适,患者只需吞下一颗胶囊机器人即可完成检查任务。检查结束后,胶囊机器人会随肠道蠕动排出体外,无需任何手术操作。

这款新型活检胶囊机器人的出现为肠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它融合了先进的科技与传统医学的优势克服了诸多挑战使得肠道疾病的诊断更加精准、舒适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医生提供了更为有效的诊断工具。活检机构及触发机构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多次活检的潜在需求,为不同部位的活检采样提供了可能。宋智斌详细介绍了活检胶囊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这款活检胶囊机器人从肛门进入结肠,在外部磁场的驱动下,像微型家一样在肠道内灵活运动。通过视觉图像传输系统,机器人能迅速定位并靠近可疑组织。当检测到异常细胞或组织时,操作者只需移动触发器操作端中的滑块,便能通过鲍登线缆拉动触发机构进行采样。显示面板实时显示触发力度,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精确性。一旦触发采样结束,活检刀具可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为下一次活检做好准备。

我国胶囊机器人的研究可谓日新月异,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与国际先进水平并驾齐驱。这种高科技产品在国内上百家的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胃肠道疾病的检查和消化道癌症的早期筛查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早在2012年,我国就率先研发了机械臂式磁控胶囊系统。这一创新技术通过机械臂操控外部强磁性永磁体,实现了胶囊机器人的高精准运动导航。这一技术的运用为胶囊机器人的便捷使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宋智斌指出,虽然胶囊机器人在图像采集和传输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发现可疑组织后,仍然需要依赖传统内窥镜进行活检。他认为,为胶囊机器人加入活检功能,使其能够完成有效操作,更接近“机器人”的概念,这将进一步提高胃肠疾病的诊疗水平,也是胶囊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

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在此方向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提出了高速切割结肠内可疑病变组织的技术,解决了现有活检方式存在的组织撕裂问题。这一技术实现了一次检查、多次活检的功能,为具有活检功能的胶囊机器人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随着手术环境同步定位和测绘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活检胶囊机器人将更为智能和精准。结肠的3D地图可以被同步构建,胶囊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也将被精确记录,这将进一步辅助胶囊机器人的活检操作,大大提高活检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近年来,如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RC100型全自动导航胶囊机器人,以其强大的功能受到广泛关注。这种小小的胶囊不仅能实现胃肠一体化检测,而且其超高清成像和超大视角场也有效改善了图像质量低的现状,避免了漏诊和错诊的可能性。这一技术的出现,无疑为医疗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上一篇:公费出国留学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