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上肠道的“减肥”险招
当水和咖啡流淌于肠道间,“疗”肠成新潮养生项目
随着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饮食不规律,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肠疗SPA”这一新颖的养生项目逐渐崭露头角,它将水和咖啡从肛门注入肠道,商家宣称可以达到“排毒减肥”的效果。这一风潮正席卷全国各大城市。
杨虹女士是一位普通的都市白领,偶尔会有轻微便秘的症状。看到周围人分享关于“肠疗SPA”的好评后,她决定尝试一下。整个疗程大约半小时,杨虹并未感到太大的不适。彩色的屏幕显示着水量、水温和时间,仿佛她在观看一场自然流水冲刷肠道的画面。虽然这种场景有些重口味,但让她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舒适感。
这类养生项目在北京等地颇为流行,多家店铺纷纷提供“肠疗SPA”服务。其中一家店铺的宣传信息显示,与传统的医院灌肠相比,他们的机器更加舒适,使用的液体也更加安全,不会产生依赖性。互联网上的消费评价里,肠疗机的出镜率很高,消费者可以直观地看到灌肠的全过程。
一些店铺使用的“安全液体”包括纳米小分子水、矿化小分子水等。对于这些液体的真实效果和与普水的区别,一些消费者和专家表示质疑。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减肥门诊的陈文璞医师表示,若没有明确的矿物质种类和含量,这些液体的效果就无从谈起。他还指出,若钙离子含量过高,反而可能加重便秘症状。
灌肠作为一种医学治疗手段,主要用于通便排气,有明确的适应症,适用于肠梗阻或严重便秘的患者。在“肠疗SPA”店中,多个客服表示来的年轻人很多,他们主要是为了“排毒减肥”。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店铺甚至接待了年仅13岁的客户。
在电商平台上,与灌肠相关的产品琳琅满目,从家用灌肠袋到各种灌肠溶液一应俱全。除了温水,益生菌、绿茶粉、咖啡等也被用作灌肠溶液。消费者需要自行掌握灌肠时间、速度、水温及水压。专家提醒,过度依赖灌肠并不能达到减肥或美容养颜的效果。
尽管专家不断提醒消费者认相,但仍有许多人被“肠疗SPA”的魅力所吸引。一些微商甚至为此建立了“打卡群”,分享所谓的成功经验。一位自称“抗衰老专家”的博主在微信群中分享自己的咖啡灌肠经历,声称可以解决多种健康问题。对于群内成员出现的不良反应,她的解释似乎更多的是为了推销产品。
面对这样的养生热潮,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思考。追求健康是好事,但盲目跟风并不明智。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保持健康。针对上述医疗行为被融入美容养生项目的情况,引发的危险令人担忧。一些商家推出的“咖啡灌肠”等自助服务,虽然打着“安全保护隐私”的旗号,但实际上却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陈文璞医生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他表示,咖啡中的咖啡因对肠道脆弱的人群极为不利,可能引发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对身体造成永久性损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王思平也明确指出,临床上从未听说过咖啡灌肠疗法,并认为这一说法毫无依据。
这种医疗行为在美容养生界却成为了一种趋势。商家不仅提供全自助服务,还有半自助选项,甚至宣传称消费者可以自主操作肠疗机,无需工作人员协助。对此,专业人士忧心忡忡,指出没有医师从业资格证的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是极其危险的。陈文璞医生进一步强调,未经必要的检查,灌肠可能导致细菌感染、败血症,甚至肠壁破裂、出血和穿孔等严重后果。
近期,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法院公布的一起刑事案件判决书更是敲响了警钟。孙某某因非法从事灌肠诊疗活动,导致刘某出现直肠穿孔等严重症状,被判有期徒刑并罚款。类似的事件在裁判文书网上屡见不鲜。
针对上述情况,北京君都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文波律师提醒大家,“灌肠”属于医疗行为,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资质和医务人员资质。若商家夸大宣传灌肠的疗效,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等,则涉嫌违法医疗广告。他强调,对于公众而言,提高健康素养至关重要。想要维持肠道健康,不能依赖不科学的减肥方法或短期行为,而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身体的掌控权交给自己。
在此,我们呼吁公众保持警惕,不要轻信没有科学依据的减肥方法。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健康和安全。也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美容机构的监管,确保公众的健康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