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鸡蛋容易出现中毒
鸡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食材。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谋取利润,生产销售有毒有害的鸡蛋,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为了防止食物中毒,专家提醒我们,以下几种鸡蛋千万不能购买:
1. 裂纹蛋:在运输、储存和包装过程中,由于振动、挤压等原因,部分鸡蛋会产生裂纹。这样的鸡蛋容易被细菌侵入,如果放置时间过长,应当避免食用。
2. 粘壳蛋:长时间储存后,蛋黄膜逐渐失去韧性,蛋黄可能紧贴蛋壳。如果局部紧贴蛋壳的蛋膜呈红色,且蛋壳表面无其他异常,经过高温处理后可食用。但若是蛋膜紧贴蛋壳部分颜色深黑并带有异味,则不应食用。
3. 臭鸡蛋:细菌侵入鸡蛋大量繁殖导致变质。这种鸡蛋的蛋壳呈黑灰色,甚至因内部硫化氢气体膨胀而使蛋壳破裂。鸡蛋内的混合物呈灰绿色或深黄色,并带有恶臭。食用这种鸡蛋会导致细菌食物中毒,绝对不能食用。
4. 散黄蛋:由于运输过程中的剧烈振荡导致蛋黄膜破裂,或是由于储存时间过长,细菌或霉菌通过蛋壳孔侵入蛋体破坏蛋白质结构。如果散黄不严重且没有异味,经过高温处理后可食用;但若蛋体内有细菌繁殖、蛋白质变性并产生异味,则不能食用。
5. 死胎蛋:孵化过程中因细菌或寄生虫污染、温度湿度条件不佳等原因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鸡蛋称为死胎蛋。其中的营养物质已发生变化,若蛋白质长时间分解会产生多种有毒物质,不宜食用。
6. 发霉的鸡蛋:遇到潮湿或下雨的天气,鸡蛋壳上的保护膜可能被洗掉,使细菌侵入并在蛋内表面发霉变质。这样的鸡蛋壳上会有黑斑和霉斑,绝对不能购买食用。
除了以上几种鸡蛋,像泻黄蛋、血筋蛋等也一般不建议购买食用。购买食物时,我们应选择那些看起来正常、未经处理的鸡蛋。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同时也提醒大家在购买食品时要保持警惕,最好选择去正规的商场购买,以防中毒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