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症候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治疗
一、治疗原则
针对特定病症,我们推荐首先尝试非手术治疗,如果无效,则考虑手术治疗。
二、非手术治疗
1. 消除致病因素:如长期坐位、腰骶部受寒、受潮、过度重手按摩、臀部外伤等,这些都是可能导致病症恶化的因素,需予以避免。
2. 防治组织粘连:为了有效防治组织粘连,我们可以选择胎盘组织液,每日一次,2ml剂量,一个疗程30次。α-糜蛋白酶虽然作用强烈,但使用时需警惕其可能引发的出血倾向。我们也可以选择肌肉注射的方式,使用维生素B1、B6、B12等神经营养药物来辅助治疗。
3. 其他治疗方法:如理疗、中草药外敷、复方丹参注射液等也可尝试。对于急性发作者,除了绝对卧床休息,还可以口服氢氯噻嗪等利尿药物来消除局部水肿,此法对半数以上的患者都有效。
三、手术治疗
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且需要尽快缓解的患者,我们推荐进行梨状肌切除术。
四、梨状肌切割(除)术
1. 病例选择:明确诊断,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患者亦可手术,术中诊断;排除与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相似的椎管内、盆腔及相邻组织的病变(包括肿瘤)。
2. 及体位:推荐硬膜外或蛛网下腔阻滞,患者俯卧位,患侧垫高。
3. 术式:基本操作类似于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切口约8-10cm,暴露坐骨神经,探索梨状肌。正常的梨状肌外观呈鲜红色,肌纤维及其筋膜清晰,触感柔软。如果肌肉有病变,部分或大部分梨状肌可能被疤痕组织取代,压迫坐骨神经。在手术中,需要切断或切除病变的梨形肌,消除坐骨神经的嵌入压力。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止血,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4. 术后处理:术后下肢活动和抬举训练可在第二天开始,拆线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为防止再粘连,可辅以药物治疗并去除诱发因素。
五、预后
治疗后预后良好。
六、个人体验分享
我有过亲身体验祛疤的经历。经过两次冷冻祛疤后,疤痕确实消失了,但我发现疤痕仍在。这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观察和治疗。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治疗,疤痕总会慢慢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