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梅毒应该如何预防
在探索生命的奇妙旅程中,一种潜在的风险常常被忽视那就是妊娠期梅毒的威胁。梅毒,一种具有潜在危害的疾病,对于孕妈妈来说,若在妊娠中后期未能及时察觉并处理,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流产、早产或死产。即使足月分娩,也有可能导致新生儿患上早发性先天性梅毒,这种情况占据了15%~20%的比例。对于妊娠期梅毒的预防,绝对是关乎家庭幸福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妊娠期梅毒呢?
孕前检查是预防妊娠期梅毒的关键。通过病史和体征可以诊断明显的梅毒,而潜伏期梅毒则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查才能发现。育龄女性在计划怀孕前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一旦发现感染,应立即暂停怀孕,接受系统治疗,同时配偶也应接受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怀孕时机。
在怀孕3个月内进行筛查和梅毒治疗。若孕妇在此时被诊断出患有梅毒,建议选择堕胎;若选择继续妊娠,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治疗。这是因为怀孕16周前,胎儿的营养由绒毛膜提供,该结构由两个细胞组成,梅毒螺旋体不易通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胎盘逐渐取代绒毛膜成为胎儿的营养供应源,梅毒螺旋体也更容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孕妇应在怀孕后再次接受充分的治疗,确保体内的梅毒螺旋体不具有致病性。
对于检查结果可疑阳性的孕妇,应定期随访复查治疗。如果呈阳性反应但滴度较低,应排除假阳性的可能性,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病毒感染和非梅毒螺旋体感染等。妊娠晚期同样有可能出现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假阳性反应。当孕妇无法确定假阳性原因时,应进行驱梅治疗。
在妊娠中后期,如果孕妇发现梅毒,应及时接受治疗并判断胎儿是否感染。这可以通过B超检查、采集胎儿羊水进行暗视检查、观察脐带和胎盘异常等方式实现。如果婴儿的静脉血测试显示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持续上升或高于母亲水平,则应接受进一步治疗。
如果孕妇乳房无梅毒皮损,可以母乳喂养健康婴儿。
温馨提示:对于孕妇来说,如果被诊断为梅毒,选择堕胎或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治疗是最好的选择。由于怀孕16周前胎儿的营养主要由绒毛膜提供,该结构使梅毒螺旋体不易通过,因此在这个时期进行治疗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2003年第二期《福建医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