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抗生素耐药性过快增长问题需引起更多重
新华社北京报道,在抗生素刚刚诞生的时代,它们无疑是人类对抗疾病的神奇武器。但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细菌开始进化并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性。尤其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例,这些曾用于治疗感染的药物,其耐药性问题如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主任颜青表示,我国的抗生素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从最初的粗放管理逐步走向精细化管理。对于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视程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今年三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发布,强调了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重要环节管理。特别是对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替加环素,我国将继续实施专档管理,以遏制其耐药性的过快增长。
那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呢?根据2017年的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达到了惊人的数字。这组数据警告我们,如果任由抗生素耐药问题继续发展,那么一些原本可以治愈的普通感染可能会变得无法控制,甚至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国家卫健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副主任杨小强提出,临床医生需要根据不同药品的特性进行合理选用,并注意使用剂量。对于重症感染和高度耐药菌感染,应选择可大剂量用药的品种并给足剂量。有效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对于控制耐药菌的扩散也极为关键。
中国药师协会副秘书长刘晓琳指出,目前,我国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控制情况在各地区和医疗机构间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技术体系的建设,缩小相关学科间的差距,将发展体系的建设置于重要的位置。
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管理和研究,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确保人类健康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