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清洗剂:只能清洁表面,无法深入纤维
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人们纷纷脱下厚重的羽绒服,换上了轻便的春衣。在收纳羽绒服之前,清洗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而羽绒服清洗剂也因此成为了热销产品。其实,除了羽绒服清洗剂,小白鞋清洗剂和去渍笔也是清洁界的“网红”。
这些清洁产品的原理都离不开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具有连接水和油污的能力,可以说是清洁的“大功臣”。在表面活性剂的帮助下,这些产品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污渍,如油污、汗渍、茶渍等。
某电商平台上的羽绒服清洗剂种类繁多,大多数商家都宣称其产品能够应对各种顽固污渍。使用这些清洗剂非常简单,只需摇晃罐体、按压泵头,将清洗剂涂抹至污渍表面,用清洁刷轻轻刷洗,即可轻松完成清洁。
小白鞋清洗剂的使用方式同样便捷,只需先用刷子刷净鞋面浮尘,然后喷上泡沫,等待片刻后用湿巾擦拭干净即可。而去渍笔的使用则更为简单,只需用纸巾擦除多余污渍,然后用去渍笔涂抹污渍处,直到污渍淡化。
虽然这些清洗剂的使用方式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含有表面活性剂这一关键成分。孙亚飞表示,这些产品的成分大同小异,都是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去污成分,并加入辅助溶剂、增稠剂、起泡剂等。
这些清洗剂也存在一些不足。它们通常只能清洁衣物或鞋子的表面,无法深入纤维内部。对于吸收汗液的衣物或鞋子的纤维内部可能滋生的细菌,这些清洗剂无法彻底清除。某些清洗剂中的有机溶剂可能会损伤面料。在使用前最好先阅读产品说明书,并在不易被察觉的地方进行小范围试验,确定清洗剂对面料无害后再使用。使用这些清洗剂时要远离明火,避免可燃性溶剂引发火灾。使用完这些清洗剂后会有一些成分残留在衣物表面,对于某些对这些物质过敏的人来说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因此这类人群应该谨慎选择和使用这些便携式清洗剂。
这些“网红”清洗剂因其便捷的使用方式和有效的清洁效果而备受追捧。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其存在的短板和潜在风险。只有正确使用并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才能确保清洁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实习记者裴宸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