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专家:现阶段XBB变异株不会造成本土大规模流行
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由乔业琼代表人民网报道。会议主要介绍了第十版防控方案的动态,并针对现场记者的提问进行解答。
发布会上,有记者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询问:随着出入境管理政策的调整,“乙类乙管”实施后,人们普遍担忧奥密克戎变异株XBB可能会在中国迅速传播。那么从专业角度看,XBB是否会成为国内的主要流行株?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其可能的传播风险?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给出了详细的解答。他指出,XBB系列子代变异株已在多个国家出现,特别是在美国,感染患者占比显著增加。随着其全球流行,这一进化分支输入我国并引起关联病例的风险也在上升。
据陈操介绍,自2022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我国已监测到XBB的输入病例,同时也有16例本土病例。这些病例主要集中在10月份,而在后续的两个月里,本土病例比例极低。这一趋势表明,目前XBB并未在我国形成传播优势。
陈操强调,我国人群对包括XBB在内的奥密克戎系列变异株普遍易感。早前,BA.5.2和BF.7在本国多个省份已有本土感染病例,它们在全国的流行也占据了绝对优势。大部分人在感染这两个毒株后,短期内会对XBB系列变异株产生交叉保护的抗体,对XBB的系列变异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个别人的保护作用可能会持续约六个月。现阶段XBB不会导致本土大规模流行。
陈操还指出,随着新冠病毒新变异株的不断出现,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各国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和变异株监测。我国也强化了新冠变异株的监测工作,特别是对XBB全球流行态势及其输入风险的持续研判。我国还针对可能出现的流行情况建立了预案。
陈操提醒公众,特别是近期从XBB流行国家入境的人员,要加强个人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如有不适,要及时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和抗原检测,如有必要,应及时就医。这不仅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的负责和关爱。发布会的内容为公众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这一健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