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海鲜近期少吃 什么是海虹
“海虹”,这个富有海洋韵味的美称,其实是我们北方熟悉的贻贝的别称。贻贝,也被称为青口,煮熟后加工成的淡菜,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其壳黑褐色,常常依附在海滨岩石上。在中国黄海、渤海沿岸,你可以找到它们的身影。
这些贻贝壳呈楔形,前端尖锐,后端宽广而圆润。壳面紫黑色,具有光泽,生长纹细密且自顶部起呈环形生长,让人一眼就能辨认出来。作为重要经济贝类之一,海虹是我国驰名的海产珍品,不仅肥美且营养丰富。它的肉味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以及碘、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被誉为“海中鸡蛋”。
这美丽的海洋生物也带有一些潜在的风险。海虹体内的毒素主要来源于摄食有毒单胞藻,这些毒素会在其体内富集。近年来,秦皇岛市发生了多起因食用海虹而引发的中毒事件。中毒的原因主要是海虹摄食了有毒藻类,导致体内蓄积了毒素。据规律显示,贻贝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在45月份将达到最高。
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毒素,人一旦摄入,会出现四肢肌肉麻痹、头痛恶心、流涎发烧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呼吸停止。为了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我们提醒广大居民近期避免采集、买卖和食用海虹。在食用其他贝类海鲜时,一定要去除内脏食用,并且不要过量。
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绞痛、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后,必须立即前往医院接受救治。关于如何预防海虹中毒,除了避免食用外,市民在烹煮贝类前应除去其内脏,避免饮用烹调汁液,并且每次进食的分量不宜过多。
值得注意的是,贻贝还有很高的药用与食疗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贻能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虚劳伤惫、精血衰少等。现代药学研究也发现,贻贝含有维生素B12和B2,对贫血、口角炎、舌喉炎和眼疾等有良好的疗效。在享受海鲜美味的我们也要了解其药食两用的价值。
五月份是海虹中毒的高发季节,请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尽量不食用海虹。在享受海洋馈赠的美食时,也要注重食品安全和健康。记住,预防总比治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