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不吼不叫”的六种方法
我家小孩今年小学二年级,逐渐进入叛逆期,经常不听父母的话,甚至做错事也不肯接受管教,真是让人束手无策。对此,教育专家给出了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专家指出,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单纯的控制往往适得其反,可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破坏亲子关系。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来影响和改变孩子的不当行为。
要深入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当孩子表现出不良行为时,家长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比如,当孩子沉迷于网游、网聊时,家长应该思考孩子是否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交流和沟通的对象。通过满足孩子的真实需求,可以有效解决孩子的不良行为。
家长可以尝试与孩子进行交换。当孩子的行为让家长无法接纳时,家长可以试图用孩子能够接纳的行为来替代。例如,如果孩子喜欢玩游戏而不愿意写作业,家长可以提议用户外活动来替换游戏时间。
调整环境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有时候,给孩子提供一个不同的环境,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专注于应该做的事情。例如,当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或入睡时,可以拿走影响他们专注力的玩具和书籍。
还有一种方法是发送面质性“我信息”。这是一种没有责备和评价的信息,家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孩子他们的行为带来的困扰。当孩子们意识到他们的行为给家长带来麻烦时,他们会更愿意调整自己的行为。
预防性“我信息”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家长可以提前告诉孩子们自己的需求,并允许孩子参与计划。这样,当事情发生时,孩子更可能主动帮助和支持家长。
当家长发现孩子对“我信息”产生抵抗时,需要通过“换挡”来减少“阻抗”。这意味着家长需要从发送信息的姿态转变为倾听理解的姿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这样做可以促进孩子更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采用更为有效的方式来教育和引导他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