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保障老年人安全是实现“保健康、防重症”目标的关键性因素
人民网北京报道,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保障进行深入,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会议聚焦在针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分级诊疗中,如何发挥医联体作用,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健康。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在会上指出,我国老年人口众多,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比例更是居高不下。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的高危群体,如何确保他们的安全,是达成“保健康、防重症”目标的关键所在。刘院长表示,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各地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这一举措在城市和县域已初步建立了医联体组织模式,为做好老年人的健康监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健康监测工作,刘清泉提出了以下几点重要建议:
以城市和县域为单元,构建网格化布局。在每个网格内,至少要建立一个医联体,通过网格化的布局,确保所有老年人都能被纳入管理范围。
对老年人进行分级健康监测。基层需要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评估结果将老年人分为三级,分别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标识健康档案。红色和黄色标识的老年人属于风险较高群体,需要由社区进行日常健康监测,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服务。
考虑到基层可能面临人力资源不足、能力待提升的问题,刘清泉强调医联体内二级以上医院,尤其是牵头医院,应发挥技术指导、人力帮扶以及远程指导的作用。通过派驻人员驻点指导、远程指导、巡回指导等方式,加强基层对老年人健康监测的支持和技术支撑,对发现的风险做出快速处置和判断。
牵头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应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快速转诊机制。一旦老年人病情发生变化,无需逐级转诊,可通过三级医院开通的绿色通道直接转入医疗水平高的医院进行诊疗。这一举措通过医联体为我国的老年人构建了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
医联体在分级诊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优化诊疗流程,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助力实现“保健康、防重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