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进一步优化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随着十条优化措施的出台,如何更好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并呵护人民健康,以及如何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加强医疗资源储备,做好高风险人群健康服务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相关部门已经陆续作出工作部署,强调优化就医流程,发挥医联体作用。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这一高风险人群,如何保障他们的安全是实现“保健康、防重症”目标的关键。为此,国家和各地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医疗资源的建设和优化。
焦雅辉,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相关措施。省会城市及中心城市的定点医院不仅要准备好重症床位资源,还要提高综合诊疗能力。各地正在调整和优化就医流程,以尽可能降低医院内的交叉感染风险。在核酸筛查方面,医疗机构不再以核酸检测结果作为接诊的先决条件,而是根据患者病情来收治。对于普通门诊的病人,需要出示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各地还要保留一段时间的核酸采样点,确保“愿检尽检”。
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贾忠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强调,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是疫情防控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救治的效果显著,特别是在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症状、缩短核酸转阴时间等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的建设和改造,提高中医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加快推进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独特作用。
我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医疗资源的建设和优化,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并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保障。我们相信,在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