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可致脾虚 中医按摩助孩子好胃口
小儿厌食:理解与中医按摩治疗
面对小儿厌食,许多父母感到无所适从。实际上,根据祖国医学的“虚则补之”原则,采用养明清热之品为主的治疗方式,往往能取得显著效果。除此之外,按摩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法。
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表现
1. 乳食壅滞: 若有伤乳伤食史,伤乳的幼儿会呕吐乳片,口中带有酸味。脘腹胀满,大便酸臭。伤食的幼儿则可能呕吐酸腐食物残渣,腹痛且拒绝按压,大便味道难闻。
2. 痰湿滋生: 幼儿可能形体消瘦或虚胖,不思饮食,面色无光且苍白。大便稀,舌苔白腻。
3. 虫积伤脾: 面色苍黄,肌肉消瘦,精神不安。食欲不佳,可能嗜食异物,睡眠时磨牙,腹痛腹胀,大便不调。
4. 脾胃虚弱: 精神疲惫,全身乏力,不思饮食或拒食。伴随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大便溏薄或夹有乳食残渣。
厌食症的原因
1. 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追求身体苗条的心理可能导致厌食。过度担心发胖,认为瘦就有精神、有魅力,从而非常注意饮食和体重。多见于那些自我控制能力强、谨小慎微的成功女性。
2. 患者性格内向、敏感、情绪不稳定、喜好偏激等也是原因。
3. 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如父母对孩子的管教过严、追求完美,或是单亲家庭等可能导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易偏激和敏感等性格特点。
中医按摩法治疗小儿厌食
方法一:取穴天枢穴、四缝穴、脾俞穴和足三里穴。手法为:以双拇指指尖切压四缝穴,揉压天枢穴,强压脾俞穴和足三里穴,并在按压中不时加以振颤。每穴操作3-5分钟,于餐前1-2小时进行施治。此法适用于小儿厌食并治小儿积滞。
方法二:仅取穴四缝穴。手法为:以双拇指指尖按揉小儿双手四缝穴各5分钟,力量适中,以患儿能忍受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方法三:取肾俞、胃俞、脾俞穴位进行按摩。通过有效的穴位按摩,有助于改善小儿的厌食状况,促进身体健康。
当你面对孩子厌食时,不妨尝试以上方法。任何治疗方法前请咨询专业医生意见。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深藏在我们腰部的肾俞穴位,它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的位置,旁开大约一指半宽的距离。而在我们背部的胃俞穴位,则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同样旁开一指半的距离。这两个穴位在我们的身体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谈及疗法,熟练的术者们运用双手的拇指指腹,精准地按压肾俞、胃俞以及脾俞这些关键穴位。他们的指力如同细腻的丝绸,轻柔地触摸着肌肤,逐渐从轻柔过渡到沉稳的力量。每一次按压,都是对身体的一次沟通。
这种按压的手法,每穴会持续3到5分钟,仿佛在和身体的深层进行对话,激发身体的自愈能力。这种疗法可以每日进行,或者隔日一次,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经过五个疗程的治疗,你会发现身体的明显改善。
这种独特的疗法,不仅对小儿厌食有着显著的疗效,同时还能治疗小儿积滞,让孩子们远离厌食的困扰,健康成长。每一个疗程,都是对孩子们身体健康的一次投资,让他们在阳光下快乐玩耍,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
想象一下,术者们运用熟练的手法,将生命的力量注入到孩子的身体之中。每一次按压,都在调动身体的元气,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这种疗法不仅让孩子们的身体得到恢复,也让家长们的心灵得到安慰。
当你遇到孩子厌食、积滞的问题时,不妨尝试一下这种疗法。它将带给你和孩子意想不到的惊喜,让孩子的身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恢复健康,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记住,肾俞、胃俞的穴位,是孩子们身体健康的守护神,让我们一同呵护他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