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吞胃药 真的没问题?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因紧张忙碌的生活、不正常的饮食与作息,患上了胃病。这些人依赖胃药度日,仿佛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胃药并非多多益善,某些胃病也并非靠药物就能根治。
每当想到工作中的压力、生活中的琐事,胃就开始隐隐作痛。忙碌的生活让人们无法按时吃饭,晚上匆匆忙忙地狼吞虎咽一顿,接着又是一阵胃痛。过量的咖啡、油腻食物、甜食,让胸口灼热,口中泛起酸味,仿佛身体的警钟在敲响。
这种生活方式导致的胃病,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依靠胃药、胃乳来缓解痛苦,甚至长期依赖。那么,长期吃胃药真的好吗?能否根治胃病呢?
胃药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制酸剂、胃黏膜保护剂、抗痉挛剂等。制酸剂主要是中和胃酸,如铝盐、镁盐、钙盐等,但效果短暂,胃酸会在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另一类胃药则是抑制胃酸分泌,如组织胺受体阻断剂、氢离子帮浦阻断剂等。
即便胃药种类众多,也不是随便可以乱吃的。制酸剂中的盐类可能会产生腹泻或便秘的副作用,长期摄入过多铝或镁可能对肾脏功能不好的人造成危害。而氢离子帮浦阻断剂虽然抑制胃酸效果强,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导致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胃药还可能减弱其他药物的吸收。许多人过去有“用药伤胃”的概念,总习惯在服用其他药物时同时吃胃药。专家表示,大多数药物并不会引发溃疡,而且在服用时并不需要特别另吃胃药。多吃胃药还可能跟其他的药产生交互作用,例如抗生素、铁剂等,都可能因为抑制胃酸的药物而妨碍吸收。
对于某些胃病如胃食道逆流,药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专家提醒,针对不同的胃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如果是溃疡,需要明确引起溃疡的原因,可能是胃酸分泌过多、胃痉挛或其他原因。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溃疡,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清除幽门杆菌是降低溃疡复发的重要手段。成功杀死幽门杆菌后,溃疡的复发率会大幅下降。而胃食道逆流的病例则越来越多,这与西化的饮食、过量摄入甜点、喝咖啡等有关。
《逆流之痛:胃食道逆流现象及其应对》
在医学界,洪志圣医师观察到胃食道逆流的发生比例逐渐上升,甚至已经超过了胃溃疡的频发程度。对于众多胃食道逆流患者来说,病情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摆脱困扰。
面对这一问题,专家表示目前并没有直接的方法来强化贲门的括约肌功能,主要依赖抑制胃酸来缓解症状。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此病。刘乃仁医师强调:“要想真正改善病情,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调整生活形态和饮食习惯是关键。”体重和生活方式的控制对于防止病情反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患者们不可过度依赖胃药来压制症状,而忽视了身体真正的需求。郑乃源医师提醒,上腹疼痛并不一定是消化不良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器官如肝、胆、胰脏的问题,甚至是胸腔、肺部或心脏疾病所引起的疼痛,或是肿瘤等。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对于那些步入四十岁以上的患者,特别是具有疾病病史、家族病史的人群,如果除了常规胃痛外还伴随其他症状如体重减轻、食欲减退、排便习惯改变、贫血等,就需要特别警惕是否有其他疾病的存在。持续购买胃药服用可能并非明智之举。
此文《胃痛背后的真相》由网友『心软是病』推荐阅读,若您觉得此文涉及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建议读者根据自身情况就医诊断,勿盲目自我诊断或用药。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