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夏日中暑潮 6步骤紧急救助

生活百科 2025-04-19 03:36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夏日炎炎,气温飙升,仿佛连空气都在燃烧。据三军总医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龄透露,今年的热衰竭或中暑潮可能较往年提前报到,患者数量也可能增加。

随着气温在五月初便飙升至摄氏36度,这个夏天无疑比以往更热。朱柏龄特别提醒中暑的高危人群,包括长者、婴幼儿、患有感冒、腹泻或慢性病的人等,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同时要多补充水分,以防中暑。

就在刚刚,一名从事户外工作的女性给我们带来了警示。她在炎热的天气中昏倒,伴随抽搐和高烧症状,体温竟高达摄氏42度。她被紧急送往急诊室后,被诊断为严重中暑并出现意识不清状态。检查还发现她并发了脑病变、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和横纹肌溶解症等疾病,被转入加护病房进行治疗。

朱柏龄提到,去年该院收治的第一例中暑病例发生在五月底,而今年这样的情况已经在本月初出现。这名女性有高血压病史,中暑前还有感冒症状,并服用了抑制排汗的药物。她的高危险因子还包括高温下的热适应不足和饮水不足。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主任高伟峰也指出,服用某些感冒药、止泻药、精神疾病药物以及含有成分的减肥药等,都可能抑制排汗作用。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工作或运动时,这些药物会使排汗能力变差,体内热气难以蒸发,从而增加中暑的风险。

朱柏龄详细解释了哪些人群更容易中暑。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高血压患者因血液循环不佳排汗作用相对较弱。睡眠不足、体质弱、烧伤皮肤有大面积结疤、肥胖、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新兵或新加入劳工未安排热适应训练等都是中暑的高危因素。一旦发生中暑,体温会迅速升高超过摄氏40度,出现神智不清和多重器官衰竭的症状,患者几乎都需要转入加护病房治疗。

近年来的数据显示,中暑的病例和死亡人数有所减少。朱柏龄表示,与十多年前相比,现在的患者多为热爱路跑的健将和军人。他提醒公众,对于中暑患者,要尽快送医治疗,并在3.5小时内迅速将体温降至摄氏38.5度以下,以降低死亡风险。户外工作者在初期最好逐渐增加工作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炎热环境中,同时记得多喝水。

为了帮助大家在炎炎夏日中应对中暑危机,我们提供了中暑救助的6个步骤:

1. 将中暑病人移至阴凉处;

2. 脱去病人衣物;

3. 以喷雾状冷水将病人全身喷湿,并用电扇吹风;

4. 在颈部、腋窝、鼠蹊部等大动脉通过处放置冰袋或冰毛巾;

5. 将病人置于开放、空气流通的运输工具上,尽快送医;

6. 送医期间持续进行降温。

请广大市民注意防暑降温,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如果涉及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来源:网友『仿若昨日』)

上一篇:平板电脑的价格一般是多少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