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任意停药 中风风险高5倍

生活百科 2025-04-19 16:47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心房颤动:停药任意,中风风险激增

在生命的律动中,心脏的规律跳动是我们健康的守护者。有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心房颤动,却可能给这个守护者带来不小的麻烦。即使服用传统抗凝血药物,中风的风险依然难以完全避免。若患者任意停药,中风的风险更是会大幅增高达五倍之多。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健康警示。

台中的林先生,一名65岁的患者,曾有中风病史。因手术需要暂时停用抗血栓药物,结果停药不到三个月,再次发生中风。后经医生指导,改服新型口服抗凝血药剂后,症状才得到明显改善。

台中荣民总医院的心脏内科专家指出,血栓已成为威胁国人生命的重大威胁。在国人十大死因中,心脏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占据第二和第三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心房颤动引发的血栓。

心房颤动,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是引发血栓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心脏跳动不规律,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滞留,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到脑部,就可能引发脑中风,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调查数据显示,台湾约有23万名心房颤动的患者。这些患者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虚弱、头晕等。若无法早期确诊并按时服药,中风的风险将远超普通人。

虽然阿斯匹林能降低约两成心房颤动引发的脑中风风险,但对于合并多种情况(如年龄超过65岁、有中风史、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应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以降低六成中风风险。这类患者大多伴随多重慢性疾病,因此用药的遵从性尤为重要。

传统抗凝血药物存在诸多不便。它们可能与食物或药物产生交互作用,影响药效。例如,某些常见的食物和保健食品可能会增强或减弱药效,增加出血或形成血栓的风险。患者需定期抽血检测并调整剂量以确保药效和避免并发症。这些不便之处影响了患者的用药顺从性。

幸运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血剂的出现为心房颤动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些药物具有更高的用药安全性,降低了副作用,且只需每天服用一次,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顺从性。与传统药物相比,新型抗凝血剂具有更低的出血风险和其他优势,成为新的治疗趋势。它们的作用快速有效,无需调整剂量或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最重要的是,它们大大提升了患者用药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在此提醒广大患者: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若未妥善用药或自行停药,中风风险将大大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其他风险因子的出现,应更加关注用药安全。考虑更换为抗凝血药物或更安全、更方便的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物是明智的选择。面对健康问题,我们应保持警惕并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得专业指导。

上一篇:痛风艾灸什么穴位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