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强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①)

生活百科 2025-04-20 13:48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旨在强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各地持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质升级,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随着春耕时节的到来,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马永寿在劳作中突感心悸,家人立即带他来到乡卫生院。通过心电图检查,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扫描结果便出现在了40公里外的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电生理诊断中心的大屏上。在专家远程指导下,马永寿得到了及时诊断和治疗,感叹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这一切得益于西宁市深入推进的紧密型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建设项目,该项目整合了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资源,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市、县、乡、村四级紧密型医联体。

医联体的推广,不仅让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运营更加规范,医生技术水平得到提升,还让患者感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西宁市卫健委副主任李鸿东表示,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四级紧密型医联体的成立,实现了医疗质量管理“同一标准”、财务管理“同一本账”、药械业务管理“同一质量”,改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

医联体通过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制定安全可靠的程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规章制度、诊疗服务流程等作出规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激发改革的内生动力。在大通县黄家寨镇卫生院,院长赵文回忆道,医联体的指导使得卫生院医疗垃圾处理更加规范,降低了疾病传播风险。

除了管理运营的规范,医联体还促进了医疗技术的提升。下级医院可以通过“点单”,向上级医院申请技术支持和培训。祁永钰医生在大通县人民医院支医期间,帮助卫生院开展妇女“两癌”免费筛查,获得一致好评。这种申请制的方式实现了精准“授艺”,提升了基层医生的技术水平。

医联体的推广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焕发出新的生机。执医规范、器械完备、药品清单统一,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随着医联体建设的深入推进,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不断筑牢,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韩常安作为医联体的理事,向我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根据医生的职称不同,参与支医的医生每月可以领取2500元至2800元不等的补贴。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医生要想晋升职称,必须有至少一年的支医经历。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医生们的积极性。

医联体为人员提供了一个双向流动的渠道,既有机底层的专家下乡进行支医,也有基层的医务人员到更高一级的医院去学习和充电。比如,在不久前,黄家寨镇卫生院的护士石玉秀就到大通县人民医院接受培训。在那里,她学会了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如除颤仪和呼吸气囊,还掌握了如何帮助老年人进行俯卧位通气。她充满自信地表示,要将所学带回卫生院,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2020年,西宁市卫健委对疾病病种目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别增补了“160种+”和“200种+”的分级诊疗疾病病种。除了并发症的情况,基层和二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再将符合诊疗目录的病种向上转诊。这一决策有利于推动小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更令人欣喜的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比如大通县人民医院在2021年成功晋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其下辖的9家乡镇卫生院和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实现了等级提升。这不仅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水平,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而在今年年初,东峡镇村民韩胜孝的经历更是体现了医联体的紧密关系和高效运作。在田间劳作时突发胸痛的他,通过医联体内的转诊通道迅速转入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这一过程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还减少了他的经济负担。术后,他转回镇卫生院进行康复治疗,并得到了详细的诊疗方案。他感慨地说,转院后离家近、花费少、不用占市级医院的床位,服务和市上的大医院相差无几。这正是医联体带给我们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上一篇:岛内-围岛军演比想象中更快出现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