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作出贡献(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
中国医疗队的全球贡献与感人故事
随着岁月的流转,中国医疗队在全球的足迹越来越广泛。他们不仅远赴非洲、亚洲、美洲,还涉足欧洲和大洋洲,为当地人民带去健康与希望。这些医疗专家们不仅救死扶伤,还传授经验、培训医生,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他们的故事诠释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努力和贡献。
从第一支援外医疗队派出至今,已有数十万患者在中国医疗队的帮助下重获健康。他们在全球56个国家的115个医疗点工作,大部分都在偏远艰苦地区。这些医疗专家们不畏艰难困苦,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受援国和人民的高度评价。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医疗队更是展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他们与全球180个国家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向多个国家提供急需的抗疫物资援助。他们还开展了“光明行”活动,在非洲、东南亚等地的多个国家免费为万余名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这些行动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的理念。
在乌干达,中国医疗队的贡献尤为突出。自第一批医疗队赴乌以来,已有成千上万乌干达人受益。最近,一名38岁的女性甲亢患者在中乌友好医院接受了成功的手术,这仅仅是众多成功案例之一。中国医生凭借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赢得了当地医生和患者的信任和尊重。许多当地病患因为中国医疗队的到来而重获希望。
乌干达的一位外科医生罗伯特表示:“非常荣幸能与中国医生共同手术。他们不仅技术高超,还无私地传授经验给我们。”中国医疗队不仅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还填补了该院在相关手术及领域的空白。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当地民众和的由衷感谢和高度评价。
“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这是悬挂在医疗队驻地墙上的大字标语,也是中国医疗队造福当地民众的真实写照。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精湛医术,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还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医学的传奇,更是人类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生动例证。《新景报》在线评论: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的关系恰如其分地印证了古老的中国谚语“患难见真情”。在共同的奋斗与挑战中,两国的互惠互利及深厚如兄弟般的情谊显得尤为突出。实际上,非中之间的合作并非空洞的辞藻或口号,而是基于现实的扎实行动。这种合作反映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
在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一场跨越国界的医疗合作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这座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繁华地段的医院,其主体建筑是一座中国援助的综合医疗大楼。每当人们走进这座宏伟的建筑,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友好氛围。
医院咨询处的一位年轻柬埔寨姑娘,用热情的话语向我们介绍中医门诊的位置。她提到每当中国面孔的访客出现时,医生们都会非常忙碌,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然乐于接受采访,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去年三月,中国中医抗疫专家组抵达柬埔寨,在医院开设中医门诊,很快成为医院的明星科室。
几个月后,这些专家组的成员转变为医疗队队员,继续协助柬埔寨防疫抗疫。他们不仅用中医药疗法治病救人,还致力于在当地推广中医药文化。中医科门诊的候诊室里,患者络绎不绝,他们对中国的医生充满信任与期待。
呼吸科医生樊茂蓉是医疗队的队长,她的诊室里总是充满了忙碌的气氛。在与一位名叫提尔的柬埔寨患者交流时,她展现出了专业的医术和深厚的医学知识。通过把脉诊断,樊医生详细询问了提尔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并给予专业的治疗建议。提尔在接受诊断时频频点头,对中国医生的医术表示由衷的赞赏和钦佩。这一幕不仅展示了中国医生的职业精神,也展现了中医药在国际间的广泛认可与应用。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正是中国与柬埔寨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生动写照。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医术的精湛,更看到了两国人民深厚的情谊和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这种跨越国界的友谊与合作,无疑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