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喜欢“打野战”?三种角度理解“公
对“无套文化”与公共性话题的深入从人类学角度解读
我们不应仅仅用单一的形容词来解读和理解每一种次文化,比如不应只用“”、“不道德”等标签来概括公共性文化。正如我们不会简单地将刺青文化解读为“伤害身体”,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和背景。
对于网友提及的“野战地点”,其实只是公共性(public sex)的一种表现形式。公共性的本质是在公共场所进行性行为。“野战”一词并不足以全面涵盖所有公共性行为的丰富性,例如在高雄捷运上的、露鸟男打等行为。使用“公共性”来讨论更为恰当,其内涵更为丰富。
在我的研究中,公共性被细分为三大类型:激情型、暴露型和型。
激情型通常发生在相互熟悉的情侣或炮友之间,事先有约定,地点可能是特定的,如野外、草丛、百货公司楼梯间等。这种类型的主要特点是,在公共场所,与熟知的人因激情而。
暴露型则更注重个人的行为和体验,例如在野外、公园、废墟、军营等处的裸体或自慰。这种类型的关键在于不断突破边界,游走于禁忌与冒险之间,享受犯戒的快感。无论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这种类型都吸引着那些寻求突破和想象力的人。
型则更注重地点的选择,而不是个人。这些地点可能成为男同志的“之地”,如公厕等。型的核心在于陌生性、即时性、非个人性,以及无需义务或承诺的性。它挑战了身体的边界、性别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以及前两种类型的公共性中对边界跨越的追求。
以Humphreys的《茶室交易》为例,其中的公厕成为了型的典型场所。不同阶级的人在特定时间,没有事先约定,带着各种情绪来到这里进行。这个过程充满了试探、眼神交流、肢体触碰等,只有在双方或多方达成共识后,才会进行更深入的性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Okinafa Chen在回应网友XXXXSHIT的贴文时,强调了社会的异性恋预设空间对同志的影响。他提到,同志需要在隐晦与勇气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在异性恋预设空间中自在。他也指出那些被同志实践情欲的空间,并非无时无刻都在呈现公共性,而且只有在双方有兴趣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刺激与高潮,不会对没有兴趣的人造成伤害。
我们应该用更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每一种文化现象,包括公共性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简单地用标签去概括和评判。在阳光之下,谁愿藏匿于暗影?公共性的多元纹理与核心意义
当我们提及公共性,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可以在阳光下、广场上自由展现的行为。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人们可能会选择隐藏、隐秘的方式来满足某些需求。这种需求背后隐藏着丰富的纹理和核心意义,正如型的公共性所体现的陌生、即时、非个人、无需承诺的性。这种公共性并非简单的暴露,而是涉及到边界的挑战,无论是身体的边界还是文明的边界。
Samuel R. Delany的《Times Square Red, Times Square Blue》为我们揭示了纽约时代广场曾经的se情电影院作为型公共性的一种场域。其中所体现的是一种更为民主的,因为在这样的空间中,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当这样的空间被消除,人们被迫转向其他场域时,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底层的人往往成为残余物。
纪录片《Dogging Tales》直接了打野战社群文化。在郊外的森林,一些人们选择打野战作为他们的公共性表达方式。他们通过化妆、打野战来寻求自我价值的重塑和确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被需要和观看所带来的成就感。这些人在享受公共性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认同和价值的体现。纪录片中的一对夫妻尝试打野战,他们享受的是那种无法预测的刺激感,那种被观看的过程让自己变得重要。这种体验在他们看来超越了传统的室内性行为模式。这种新型的公共性体验带给他们的是全新的刺激和满足感。
这些访谈与田野文本与理论产生了诸多呼应。它们揭示了公共性的重要特质,包括陌生特质、主客体之间的转换和互为主体的意义、兽性与文明疆界的碰撞以及se情元素的内涵等。这些特质让公共性的内在纹理鲜活了起来。正如Tim Dean在《Unlimited Intimacy》中的提醒,如果我们不会只用某种形容词来认识某种次文化,那么我们就不会只用单一视角来看待公共性的文化。
最近出现的“港铁裸男”新闻,也涉及到公共性的边界挑战。这种暴露型的公共性实践与型的公共性有所不同,但也涉及到身体与文明的边界挑战。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公共性,它本身就能承载着核心的命题和犯戒意义。这些公共性行为背后隐藏着人们对于自我认同、价值体现、边界挑战等多重需求。它们是我们社会和文化的一部分,应该被理解和接纳,而不是简单地被道德或标签所束缚。
公共性是一个多元且丰富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们的各种需求和价值观,无论是阳光下的还是隐藏在暗影中的。我们应该以开放和理解的态度去面对这些现象,而不是简单地对其进行评判或忽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公共性的真正含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