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飞心肺音智能听诊科研项目正式发布
在2018年的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一战略不仅强调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而且着重指出要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的应用。人工智能,已经连续第二年写入工作报告,展现出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为了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与卫生健康事业的融合,推动医学学科的建设与创新,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一场关于心肺音智能听诊的科研项目于2018年10月14日上午正式发布。该项目由医视中国网与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医院科研管理学术专项基金共同主办,并得到科大讯飞的技术支持。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陈韵岱主任牵头,联合多家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如湘雅医院、阜外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长沙中心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浙江省中医院以及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等,共同参与此项研究。针对心脏疾病、小儿肺炎、慢阻肺等常见心肺疾病,该项目旨在开展心肺音特征数据与各疾病的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并验证基于人工智能的心肺音诊断系统的有效性。
在发布会上,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科研专项基金主任委员李卫东先生发表了致辞。他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人工智能正在悄然推动中国医疗的创新发展。他预祝该项目能够在全国多家三甲医院顺利开展,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为人工智能在临床医疗的应用树立典范。
紧接着,科大讯飞医疗事业部市场总监龚群聪先生带来了《AI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前景》的专题报告。龚总监不仅分析了当前国内外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现状,还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未来的医疗人工智能场景。他的报告充满了对技术发展的热情与期待,使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深深感受到了科技为医疗领域带来的无限可能。在今日的发布会上,讯飞樽鸿执行董事王石磊先生为我们简要介绍了讯飞心肺音智能听诊科研项目,并亲切地称之为“讯飞听诊云系统”。王石磊先生通过视频VCR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了这一系统的功能、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讯飞听诊云系统,是讯飞医疗事业部与讯飞樽鸿的杰出合作成果,是一款融合了智能电子听诊器、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与远程医疗的前沿产品平台。这款系统致力于在冠心病、慢阻肺、支气管炎、脉管炎等心肺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提供智能辅助,实现远程监护及病情跟踪。
王石磊先生指出,讯飞听诊云系统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款医疗设备,更是一种动态的健康管理模式。这款系统将AI助理、专业医生与患者进行有机结合,让智能听诊器成为患者的“家庭医生”,随时随地提供关怀与帮助。
未来,讯飞听诊云系统将进一步完善与升级。语音病历、智医助理、人机语音交互等技术将被融入其中。患者通过心肺音听诊和人机智能互动问诊,可以利用讯飞语音病历系统快速掌握自身身体情况及病情。接着,讯飞智医助理系统将提供专业的临床诊断信息及医疗建议。通过云计算对特征生理参数的分析,结合医生的远程诊疗,确保诊疗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这一系统的优势在于,不仅能有效地缩短到院就医时间,还能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远程诊疗,改善整个医疗体系,尤其为基层及偏远地区的患者带去福音。王石磊先生衷心感谢各位专家与医生的参与和支持,是他们共同推动了“心肺音智能听诊科研项目”的实施。
他强调,医学人工智能正在助推中国创新医疗的发展,而讯飞听诊云系统的实施,旨在“惠及患者、服务社会”。这一系统的推出,不仅展现了讯飞在医疗科技领域的深厚实力,更体现了其致力于改善人民健康水平的坚定决心。他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讯飞听诊云系统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与福音。在这次盛大活动中,李卫东先生、王石磊先生以及讯飞樽鸿总经理陈源凯先生共同携手与会的医疗专家们,如湘雅医院的夏珂教授、湖南省儿童医院的陈智主任以及长沙市中心医院的程春教授,启动了令人瞩目的心肺音智能听诊科研项目。这个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国内基于人工智能心肺音特征数据与各疾病临床病理相关性的研究正式拉开帷幕。
此刻,舞台上星光璀璨,各位嘉宾与项目成员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被邀请上台的不仅有讯飞听诊云的项目成员,还有参与该项目的三家医院的医生代表。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期待,共同期待着这个项目能为医疗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
这个心肺音智能听诊科研项目,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心肺音特征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其与各种疾病之间的临床病理关系。通过人工智能的加持,我们有望更准确地诊断病情,为病患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此刻的成就,离不开各位嘉宾和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这个项目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基石。我们也期待这个项目能够在他们的努力下,取得丰硕的成果,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转载自网络,旨在传递更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文中陈述的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本网站对文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供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