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大喝就是在进补吗 冬季进补五大注意
冬日的秘密:进补之道与误区
随着冬日的到来,大自然中的生物规律也开始发生变化,人体亦随之受到影响。有句俗语流传甚广:“今冬进补,明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进补并非一件盲目的事情,其中蕴含着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
一、冬季进补的五大注意事项
要注意因证而异。许多人会根据自己的症状去选择补品,认为这样一定能达到进补的效果。这种做法并不科学。进补的主要目的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不同的虚证需要不同的补法。选择补品时,要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症状,做到药证相符。例如,人参和西洋参虽然都是补气之物,但它们的药性却完全不同。人参适用于阳气虚弱的“寒证”,而西洋参则适用于热证。
要注意因地而异。进补时,除了考虑个人的体质差别,还要考虑你生活的地域。例如,在寒冷的西北、东北地区,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味,如羊肉、鹿肉等;而在温和的长江以南地区,进补则宜清淡甘温之味,如鸡、鸭、鹅等。
还需要注意因季而异。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冬要温补。冬季天寒,寒邪易伤肾阳,宜食温性食物。除了日常食用的主食及各种蔬菜水果外,可以多吃些羊肉、牛肉等热量足的肉类。
我们还要注意不能以药代食。许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补品,方便实惠,还不用担心有任何副作用。在明确食补与药补差异的还必须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适当进补。
药酒要慎用。近几年,各种药酒在补品市场十分受热捧。药酒饮用过量,酒精的危害要远比药效大得多。服用药酒要考虑自身情况,切不可过量。
二、冬季进补的误区
许多人误以为冬季大吃大喝就是进补。实际上,进补是慢工细活,是在选对补品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补。如果不顾身体条件,一味大吃大喝,可能会导致能量过剩,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进补。只有虚的人才宜进补,如果身体不虚,盲目乱补一气,也会影响健康。
虚人补品也不可随意用。进补的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如果阳虚补阴,阴虚补阳,或者缺多补少,或者缺少补多,都会导致不良后果。在选择和使用补品时,一定要谨慎。
冬季进补是一件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在进补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因证、因地、因季而异,不能盲目进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进补效果,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