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防治布鲁氏菌病关口前移
不久前,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羊群沟乡砖窑村的焦秀莲成功治愈了布鲁氏菌病,并欣喜地出院回到了家中。“在家门口就能接受诊疗,而且新农合还能报销80%,现在我又能重新投入到田间劳作了。”焦秀莲的话语中透露出她的喜悦。
在辽阔的内蒙古,农牧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羊群亲密接触,从赤手接羔到剪羊毛,甚至接触羊胎盘,这些日常活动都可能导致布鲁氏菌病的感染。还有一些农牧民因从事屠宰和皮毛贩运,甚至有用喝生水的习惯,这些都增加了感染布病的风险。
为了加强布病的防控力度,内蒙古卫生厅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周密的防控措施,并将预防、发现和治疗的关口前移,以确保广大农牧民的健康。
在预防人感染布病方面,内蒙古卫生厅在春耕和接羔的重要时期,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电视、电台、报纸、展览板、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农牧民普及布病的概念、特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受感染动物的种类、传播途径以及个人防护知识。这一举措使农牧民们对布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防范意识。
为了提高布病患者的发现率,内蒙古卫生厅推行了筛查手段关口前移的策略。原本在县一级疾控中心的筛查工作现在已经在各乡镇卫生院展开。每个乡镇卫生院都选配了1-2名专业的化验人员,以便让有类似布病症状的患者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初筛。一旦发现阳性或可疑的患者,将填写“布病患者或可疑布病患者转诊单”,并推荐到县疾控中心进行进一步的检测确诊。
为了广大布病患者的治疗便利,内蒙古卫生厅推荐了统一的治疗方案。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都有详细的用药、护理和治疗流程。患者可以在各乡镇卫生院就近接受治疗,而且治疗费用已经被纳入新农合的 management范围之内,这意味着患者可以享受到一定程度的报销,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这一举措不仅方便了患者,也让他们在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