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可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 调整胰岛素用量要注意啥
对于众多糖尿病患者而言,日常的血糖监测如同走钢丝,需要精确的把握和细心的调整。自备血糖仪,每日的自测血糖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借此了解血糖的波动情况,每一次的结果都如实地被记录下来,以便在复查时医生能够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胰岛素用量的精细调整。
有些患者因长时间与疾病相伴,产生了自我调整胰岛素用量的想法。这种做法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并非简单的加减,而是一项涉及专业知识与经验的任务。这其中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广泛,包括胰岛素的种类、剂型选择,治疗方法,以及血糖控制目标等。大多数患者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片面,缺乏系统的掌握。一旦患者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很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
对于患者而言,若想要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必须有多次血糖监测数值作为依据。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根据多次的血糖测定结果以及尿糖的情况来微调胰岛素剂量。具体的调整方法包括:餐前血糖高则增加下一餐前的短效胰岛素量;餐后血糖高则增加本餐前的短效胰岛素量;睡前血糖高则增加晚餐前的短效胰岛素量。反之,若餐前或餐后血糖低,则相应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而对于空腹血糖的调整,则需要根据前一日晚餐前或睡前的中效胰岛素量进行增减。值得注意的是,每次调整的剂量不宜过大,建议每隔3到4天进行一次微调。
在调整胰岛素剂量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两种特殊情况:一是当血糖刚刚平稳时,由于此前血糖水平较高,当降至正常后的第2-3天,胰岛素敏感性会恢复,此时若未能及时减少胰岛素剂量,便容易出现低血糖事件;二是在使用大剂量短效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的患者,由于糖皮质激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产生影响,故在晚餐后易出现高血糖,但到晚餐后3-5小时又容易出现低血糖。此类患者应特别注意避免餐前胰岛素使用过量,必要时可临时采用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的方式。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因素如运动强度、活动量、饮食习惯等也会对胰岛素的用量产生影响。若患者进行了长时间或高强度的运动,或者出现胃口差、活动量增加较多等情况,都应酌情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是一项复杂且需要专业知识的工作。患者应该密切监测血糖,并与医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及时的沟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胰岛素剂量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远离糖尿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