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无需望果兴叹
从饮食的角度探讨健康,有一个我们常常提及的话题就是水果的摄入量。水果富含大量的维生素,这是众所周知的,但除了这一显著特点,水果还有许多其他对人体有益的地方。
水果的多元价值:
水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这些维生素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清除自由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预防并发症、维护健康的必需品。除此之外,水果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铬、锰、硒等,这些元素对提高体内胰岛素活性具有帮助作用。果胶和膳食纤维是水果中另一大亮点,它们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有助于控制血糖升高,同时降低胆固醇,帮助减肥。水果中的大量纤维素和水分让人感到饱腹,用水果替代部分主食,可以减少饭量。最特别的在于,水果中的糖大部分是果糖,果糖的吸收代谢不需要胰岛素的帮助,因此不会增加胰岛素分泌的负担。
解决潜在矛盾:
虽然水果对健康有着诸多好处,但其中的总糖含量在6%~20%之间,吸收迅速,可能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挑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营养学教授大卫?靳克斯博士发现食物与血糖之间的关系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他提出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这一概念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对血糖影响的新视角。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详解: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是指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2小时)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的百分比值。这个指数反映了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70)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血糖峰值高;而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55)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血糖峰值低且下降速度慢。
温馨提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虽然水果的血糖生成指数相对较低,不会导致血糖大幅度波动,但在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时,仍需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建议在选择吃水果的时间时,最好选在两餐之间或者体力活动之后,作为能量和营养素的补充。通常可选在上午9点半左右、下午3点半左右或者晚饭后1小时。避免餐前或饭后立即吃水果,以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导致餐后血糖过高。
水果是健康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合理搭配和控制总量,就能发挥其健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