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糖尿病药 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
GLP-1受体激动剂研究的崭新进展
在罗樱樱教授团队的精心研究下,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GLP-1RA减重药物展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新发现:药物的剂量与疗效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高剂量未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一发现为未来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纪立农教授牵头的Tirzepatide(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研究团队,其国际多中心的研究成果已在《Nature Medicine》发表,该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显著疗效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这一成果不仅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北大糖尿病论坛上,中国原研的GLP-1RA周制剂维培那肽引起了广泛关注。该药物的独特机制和良好的疗效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创新药物研发的新里程碑
纪立农教授团队开发的熊去氧胆小檗碱(UDCA)实现了血糖、血脂、肝功能的三重改善,被国际誉为“代谢疾病治疗新纪元”。这一药物的研发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实力,也为全球代谢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新型降糖药ISIS 449884在中国T2D患者中显示出卓越的降糖效果。这种药物通过靶向胰高血糖素受体发挥作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微生物源氨基酸结合胆汁酸Trp-CA的发现也为糖尿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物质通过MRGPRE受体改善葡萄糖稳态,为未来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干细胞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邓宏魁团队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合作的干细胞治疗项目,实现了全球首次利用化学重编程干细胞制备的胰岛细胞移植,这一成果在1型糖尿病的功能性治愈方面取得了突破。这一成果不仅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也为干细胞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机构背景介绍
该中心自2004年成立以来,整合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资源,成为国内集糖尿病基础研究、临床治疗及教育为一体的防治平台。其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作为中心的临床核心,年接诊患者高达15万人次,是国家卫计委重点专科。
该中心在管又飞、纪立农等教授的带领下,曾荣获“973”糖尿病专项基金资助,开展糖脂代谢、血管病变等机制研究。通过“985”项目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青年研究人员,为推动糖尿病研究和治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