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极练平衡 小脑萎缩患走路更稳
小脑萎缩症是一种罕见的基因遗传疾病,目前尚无治疗方法。患者因走路摇摇晃晃被称为「企鹅家族」。随着病情的恶化,身体逐渐失去活动能力,长期卧床,仅剩下大脑能正常运作。为了改善患者的状况,彰化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延缓恶化速度并提升生活品质。
其中,太极拳运动被广泛应用于小脑萎缩症患者的复健。英国的研究指出,太极拳可以改善步伐不稳的情况。彰化医院的医疗团队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小脑萎缩症患者的治疗中,并成立了小脑萎缩症病友会,为病友们提供希望和信心。
每周一下午,彰化县太极拳协会的总干事郭建成都会义务指导病友们打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平衡身心的运动,以腰为活动中心,运用不倒翁的原理,强化下盘、活化腰脊。通过太极拳的锻炼,病友们可以找到身体平衡的方法,增强运动的信心及兴趣。
除了太极拳之外,中医也是治疗小脑萎缩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彰基体系的中医部主任罗纶谦医师表示,根据中医理论,小脑萎缩症的临床表现多属于“骨摇”、“痿证”、“痹证”等范畴,通常是肝、脾、肾三脏虚损所致。病友们可以通过中医养生药膳的气血调理来减缓病程和改善生活品质。
积极的营养照护也是延缓病症恶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彰化医院血管医学防治中心营养师蔡玲贞指出,足够的食物和营养能增强抵抗力,补充体力做复健。她建议病友们多增加富含Q10和色胺酸的食物,如核桃、鲔鱼、鲭鱼、花椰菜、牛肉等,以及奶类、肉类、坚果类、香蕉等,以改善运动失调和让心情保持愉快。
这篇文章由网友『赖你不走:』投递给本站,通过介绍小脑萎缩症患者如何通过太极拳运动、中医治疗和营养照护来延缓病症恶化和提升生活品质,为病友们带来了希望和信心。需要注意的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需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