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打胰岛素就低糖
《胰岛素使用与低血糖成因及应对》
一、原因
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许多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常见原因。胰岛素剂量不当是最常见的诱因之一。如果剂量过大或者未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动态调整,可能会导致血糖急剧下降。预混胰岛素如果没有充分摇匀或者注射时间不当,比如没有与进食时间匹配,也可能引发低血糖。饮食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过度节食或空腹饮酒都会加剧胰岛素的降糖效果。如果不按时按量进餐,尤其是在注射胰岛素后没有及时补充食物,也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除此之外,运动与代谢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因素。剧烈运动会增加葡萄糖的消耗,如果没有调整胰岛素剂量或补充能量,很容易诱发低血糖。肝肾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胰岛素代谢减慢,造成蓄积性低血糖。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因素,如胰岛素瘤、功能不全等病理情况,以及合并使用的某些药物,如酒精、抗生素等,都可能增强降糖作用。
二、紧急应对
当发生低血糖时,我们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立即补糖是至关重要的。当您出现心慌、出汗等症状时,应快速摄入15g的速效碳水化合物,比如果汁150ml、葡萄糖片等。在摄入糖分后,15分钟后要再次复测血糖,以了解血糖的恢复情况。调整血糖监测频率也是必要的,尤其是睡前和凌晨的血糖监测更为重要。使用动态血糖仪可以方便地设置低血糖预警,帮助您及时发现问题。
三、长期预防建议
为了长期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是遵医嘱个体化用药。我们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胰岛素的类型(如改用短效胰岛素)或剂量,避免固定用量。饮食管理也是关键。每餐应包含50%的非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糙米、燕麦等,同时搭配蛋白质和脂肪来延缓糖分的吸收。运动与生活的调整也不容忽视。我们要避免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期进行运动,并在运动前额外补充20g的碳水化合物。对于老年人来说,空腹血糖建议维持在6.1~7.5mmol/L之间,避免过度控糖。如果频繁发生低血糖,一定要及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并优化治疗方案。
通过了解低血糖的成因、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以及长期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胰岛素使用,保持血糖的稳定,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