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老年痴呆 血糖控制需做好
在当下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2型糖尿病与老年痴呆逐渐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生活的两大隐患。虽然这两种疾病看似各自独立,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微妙的联系。
对于众多糖尿病患者而言,若血糖的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引发老年痴呆。研究发现,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老年痴呆的高危群体,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病症更容易引发认知障碍。在我国多个地区的研究数据中也显示,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脑血管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深入研究后发现,Ⅱ型糖尿病患者面临较高的痴呆风险。胰岛素途径在人体代谢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包括维护神经系统的健康。实际上,许多Ⅱ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对血糖以及“三高”指标的有效控制,不仅能降低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也是预防阿尔兹海默症的关键措施。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呢?答案就在于血糖的精细管理。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通过稳定自身血糖水平,可能有效降低患上认知障碍疾病的风险。而血糖的波动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血糖调节机制、饮食控制、药物使用以及运动等方面的协调。
为避免血糖波动带来的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风险,糖尿病患者应在稳定饮食、运动和药物关系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少量多餐和定时定量进餐。在选择加餐食物时,患者可根据自身营养和血糖情况灵活调整。除了传统的燕麦片、苏打饼干和烤馒头片等,低糖水果如柚子、猕猴桃和草莓也是不错的选择。而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选择西红柿、黄瓜和生菜等低糖蔬菜。
选择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制剂进行加餐也是一种明智之举。这种制剂的血糖指数相对较低,且糖的总量较少。每日适量(如200毫升)作为两次正餐间的加餐,不仅有助于补充营养,还对平稳血糖有一定益处。更重要的是,这些营养制剂易于吸收和服用,非常适合作为餐间点心或代餐。
每位糖尿病患者都应重视饮食与营养制剂的结合,合理分配餐次,精细控制血糖,以此来降低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守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