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这一遗传与环境因素交织的常见病,其主要标志为高血糖。患者常常体验到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等症状。若未得到适当治疗,糖尿病会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损害。
在糖尿病的两大类型中,1型糖尿病常见于青少年,其特点在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缺乏,患者必须依赖胰岛素来维持生命。而2型糖尿病,则主要出现在中年及以后的人群中。不同于1型糖尿病的胰岛素缺乏,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可能并不低,甚至偏高。但问题在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即所谓的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β细胞分泌的降血糖激素,是我们身体的“甜蜜守护者”。当身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时,如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产生抵抗,血糖的控制就会失效。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的现象非常普遍,可能是这种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针对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必须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保护β细胞功能。对于患者来说,选择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是至关重要的。这类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它们能够增强身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让自身的胰岛素“复活”,充分发挥作用。这样,血糖就能被机体组织细胞有效摄取和利用,实现血糖的长期稳定和全面控制,让我们的人体能够长久地利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
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为前提。患者应避免摄入糖分和含糖食物,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适量增加高纤维和淀粉质食物的摄入,且进食时要少食多餐。运动也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尽可能进行全身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避免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以达到长期有效控制血糖的目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再加上科学的治疗,是战胜疾病的关键。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之路,实现血糖的长期稳定,远离并发症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