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腰椎不稳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腰椎不稳的隐匿症状与显著迹象
腰椎不稳,这一病症的初期症状相对隐匿,不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当病情逐渐加重,呈现出明显的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时,我们称之为“腰椎不稳”。其症状特点如下:
一般症状:患者常感腰部酸痛、肿胀、无力,仿佛腰部“折断”。在长时间站立后,这种感觉尤为明显。由于腰椎之间的不稳定,患者往往害怕长时间站立,喜欢在站立时寻找支撑以减轻腰部的负担。部分有慢性腰痛史的患者,其症状急性发作时,可能有明显的外伤诱因,或有根性放射性疼痛症状。由于腰椎的不稳定,患者常常拒绝携带重物,以减轻腰部的负荷。
疼痛特点:腰椎不稳引起的疼痛具有多样性。疼痛可能是轻微的、短暂的,休息、制动和物理治疗后能在短时间内缓解,但容易复发。如果椎节松动程度较大,还可能引起脊神经根的拉伸,导致根性放射性疼痛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平躺后,这些症状往往会立即消失或明显缓解。这种疼痛往往是双侧性的,从下腰和臀部辐射到腹股沟和腿部,但很少影响膝盖以下部位。
体检时的关键迹象:在体检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观察骶棘肌的形状。如果患者站立时骶棘肌紧张,但俯卧时硬度明显下降,这表明退变段不能正常负荷。观察腰屈伸活动的全过程,结合患者的年龄、职业等因素进行分析,也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诊断信息。
腰椎的交锁现象:当腰椎不稳定时,患者可能因为椎节松动疼痛而不敢弯腰。在腰椎从前屈位到伸直位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类似半月板损伤的情况,“交锁”将腰椎固定在一定角度。这时需要一点活动来“开锁”才能恢复正常。这一独特现象对腰椎不稳定的诊断具有显著意义。
从反复的腰痛逐渐加重中,我们可以感知到组织损伤的信号。当腰椎从正常退化到不稳定时,临床检查会发现一些独特的迹象。对于腰椎不稳定的患者,几乎都会有腰痛伴随模糊的臀部和大腿酸肿胀、疲劳感,这些状况在体位变化或疲劳后会有所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腰椎不稳定常与其他腰椎疾病同时存在,临床症状复杂,难以区分其他原因引起的下腰痛。在诊断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腰部不稳定的交锁现象、平卧后症状消失以及椎体间相对位移的测量都是诊断腰椎不稳定的重要依据。当椎体间相对水平位移大于屈伸侧位片3mm或侧弯正位片上移位大于2mm时,应认为是不稳定的客观表现。对腰骶关节的判断可以适当增加1mm的位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