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为引擎 专家热议持续打造医疗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盛大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院长孙万驹就智能设备如何推动中国医疗高质量发展这一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分享。
陈尔真副院长强调,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以患者为中心,致力于提供更为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智能医疗设备的应用,已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得力助手。他特别提到骨科手术机器人作为手术器械智能化发展的杰出代表,不仅能提高医院优势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医疗需求,为“健康中国2030”建设贡献力量,还能在手术过程中发挥巨大的辅助作用。
孙万驹院长则对智能医疗设备持有同样的乐观态度。他认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尤其是手术机器人的出现,不仅使临床医生的“工匠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内涵得到更好的诠释,助力手术更加高效安全,还能保障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实际获得感。在医疗资源紧张、区域医疗资源提供不足的情况下,高精尖智能设备能够缩短医生的培养时间,弥补医生资源的短缺,推动智慧医院的转型发展。
孙万驹院长还表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的推出,为智能医疗设备的应用提供了积极的鼓励与支持。他坚信,随着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治疗系统等软硬件的应用,医疗服务的智慧化、个性化水平将得到提高,优势医疗资源将得到优化,医疗服务的区域均衡性也将得到增强。
展望未来,孙万驹院长认为智能医疗设备是医疗事业发展的真正推动力。智能医疗设备不仅是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更是解决高质量医疗服务问题的关键。他也强调了技术使用者的重要性,指出如脊柱智能导航机器人研发企业为医生及专家团队提供的规范化、智能化术式培训,是帮助操作者掌握新技术、推动智能医疗设备普及、提升临床效率的关键环节。这种培训不仅能提升临床效率,也是提升科研议题探研能力、促进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